一个“非典型海淀妈妈”的自述:推娃路上,难在首鼠两端

发布日期:2019-12-26 11:13 本文摘要:原标题:一个非典型海淀妈妈的自述:推娃路上,难在首鼠两端 文 郭佳 央视《面对面》栏目主编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中国教育江湖,有两大神秘的派别: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都产于北京,共同特点是鸡娃有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淀妈妈时间表》)

  原标题:一个“非典型海淀妈妈”的自述:推娃路上,难在首鼠两端

  文 郭佳

  央视《面对面》栏目主编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中国教育江湖,有两大神秘的派别: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都产于北京,共同特点是“鸡”娃有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淀妈妈时间表》)

  今年暑假,我带女儿小妤参加一个公益活动,同行的杭州妈妈跟我几句交谈,就判断:“哦,您是个海淀妈妈吧?

  一个群体,声名远播,绝非全靠海淀这个地理概念。但我身在海淀,却受之有愧,我根本不是典型的海淀妈妈,我娃也没有海淀娃娃的通用装备。

  而当你看到人家有这些装备,自己却没有时,心里难免纠结,因为人家的起跑线,几乎是你的终点线。我和娃就生活在这样的装备世界里。

  (图片来源于《杯杯英雄》绘本)

  比如:奥数及杯赛的获奖证书

  其实,我娃三年级时曾主动要求:我也想上奥数。我找到著名的学而思,得到回复:报满了,半年后才有空位。但上了半年,娃总是来不及做作业,征得她的同意,退了班。

  所以,人家有,我娃没有。

  比如:英语

  听闻(我总是靠“听闻”才能跟上人家)很多海淀娃四年级就通过了PET。我也匆忙给娃报了个剑桥体系的学习班,但六年级上学期,差三分,没通过。

  所以,人家有,我娃没有。

  比如:语文

  很多海淀娃在上大语文课,我也跟风,一个学期后,我娃学贯中西,李清照、辛弃疾、苏东坡不在话下;大小仲马、批判现实主义、法国浪漫派也有涉猎。但我觉得每周拿出三个小时去囫囵吞枣,还不如在家认真读本书?下学期没有再续费。

  所以,别人有,我娃还没有。

  这么说,和典型的海淀妈妈相比,我应该轻松得多吧?人家在海淀黄庄一带奔波时,我娃却上了一堆不需要考级,也不参加竞赛的美术课、运动课,听着没压力啊?

  但你错了,我压力更加山大,我更辛苦,我更煎熬。我的难在于我的首鼠两端。我娃上小学那六年,我就是风箱的老鼠,两头受风。

  为什么?

  天下谁妈不鸡娃?

  首先,我不反对鸡娃。

  所谓鸡娃,意思是“给娃打鸡血”,更准确的词是“推娃”,推成功了是“牛蛙”,但不管鸡娃、牛蛙还是推娃,主体都是家长,不是孩子。

  那我娃为什么天赋异禀,主动求被推被“ 鸡”?

  因为她的同学大多上了奥数,数学老师也默认这一点,所以当学过奥数的孩子积极发言,显示超能时,我娃却原地懵圈,该有多尴尬?所以,她主动求推,只是想和别人一样。

  

  (图片来源于《亚瑟,做作业!》绘本)

  “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一股把所有人,不管家长还是孩子,都卷入其中的强大漩涡,这个旋涡从类似海淀这样的地方,蔓延到整个城市,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线、三线、四线城市。

  所以,不仅是海淀妈妈,几乎所有理性的都市妈妈,都会适应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娃。

  我当然知道,大势面前,顺之者昌,逆之者输在起跑线上,但我又不想学习多数海淀妈妈,总想找寻一个,既有好成绩,又不用推娃的路径。所以,风箱里的老鼠,不是我,又是谁呢?

  我,是一个被爸爸推出来的娃娃

  我的纠结,甚至逃避,源于我有一个奋力推娃的爸爸。

  举个例子,我读三年级时的某天下午,被他逼着写作文,写一遍给他,让我重写,重写给他,又让我重写,再给,再重写……

  期间,他把我的作文撕了,攒成团,扔到墙角,动作一气呵成。我清晰地记得,我哭了,又气又急又恐惧又无可奈何,逃不掉,躲不开。

  结果呢?

  另一个场景,同样清晰,我的作文成了范文,被老师在全班朗读,那种感觉是骄傲,但因为部分文字是我爸改的,甚至是他直接写的,我只是誊抄而已,所以骄傲中带点缺陷。

  神奇的是,之后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渐渐的,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于是,作文,成了我的强项。强到什么程度?

  大一第一学期,基础写作课结束时,老师说要请大家欣赏一篇文章,文章是我用半个小时写的。

  大二现代文学课上,老师拿着我的文章说:“我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减一个字”。

  (图片来源于《 MY DAD 》绘本)

  在我爸的强力推娃中,我成一个擅长写作文的学生,最终,得以靠写作谋生(纪录片、电视节目文稿都是基于写作)。而且被他强推的我,并非只有这个一个强项。

  我的毛笔字也不错,五岁时我爸爸安排我每天习练,小学段是天天练,初中是周末和假期每天习练,高中时假期每天习练。效果当然很好。高二历史老师宣布:“咱们班的最高分是105分,为什么?因为这名同学不仅答得都对,字还写得好,不仅字写得好,字间距、行间距也控制得好,所以,我给她加5分。

  那个学生就是我。

  我的数理化成绩也不错,从小学到高中,稳居年级前列,多次年级第一。

  由此而来的,是老师无原则的宠爱,这种感觉真的很好。以致读大学前我居然有个观念:学习好是王道,王道是胜者通吃,世界对胜者是不讲规则的。

  但是,我的自动自发很大程度上来自爸爸的严苛。由此而来的无奈、愤怒、和恐惧,并未因成绩优秀而消散,只是被压在心底,不去触碰而已。

  所以,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很清楚,我不能让我娃身临如此的境地。一度,这是我的育儿底线。我甚至担心,那些海淀妈妈,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推娃方式,很可能让娃留有和我类似的痛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