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成绩下降我倒乐意!”这位校长一语道出芬兰教育的真谛

发布日期:2019-12-13 13:30 本文摘要:原标题:这样的成绩下降我倒乐意!这位校长一语道出芬兰教育的真谛 文 钱文丹 现留学芬兰,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系 2019年12月3日,每三年一度的全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英文: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成绩排名公布了。

  原标题:“这样的成绩下降我倒乐意!”这位校长一语道出芬兰教育的真谛

  文 钱文丹

  现留学芬兰,韦斯屈莱大学教育系

  2019年12月3日,每三年一度的“全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英文: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成绩排名公布了。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针对全球15岁青少年的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参与国会根据本国学生在PISA中的表现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从而反思本国教育的不足,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

  今年公布的成绩排名中,参与测试的中国(江浙沪京地区)排名第1,新加坡名列第2,而芬兰的成绩虽然有所下降,成绩却依然排在全球的前10名,位列第7。

  2018年的4月18日,是芬兰于韦斯屈莱市开展PISA测试的日子。那天我就在芬兰当地一所学校的测试现场。我看着这所学校1/5的九年级学生上机参加考试,便询问校长:“你期待他们的测试结果吗?”

  校长这样回答我:“说实话,我并不关心这个。 我关心的是我们学生的生活幸福感,他们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在日常中能管理自己的生活。

  那一周,我在这所学校做教育实习。实习任务是一对一跟随芬兰校长一周,观察校长的日常管理和教育领导力。

  校长的这番话,当时真的给我造成很大的冲击。

  那些追求个人幸福感的芬兰学生们

  这种思维方式很芬兰。那结果呢?芬兰是否因为追求生活幸福感导致成绩下降?毕竟想要幸福意味着少干活、少些学习任务,多些非学习类的校园活动项目,让学生多感受到学校生活很丰富多彩。

  果不其然。2019年12月3日PISA结果一出来,芬兰排名真的下降到了第七(但单项、总分依然排在前10名内)。

  图 PISA2018排名,芬兰排名第七

  但是,分数和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

  相较于分数,学习效率和生活满意度也很重要。可以说 芬兰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学习成绩领先,同时还做到学习时间全球最少——芬兰初中生的每周阅读时长35个小时,中国孩子是57小时。

  并且学生对生活满意度全球最高。

  反观,名次跑在前面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新加坡每周阅读时长51小时),不仅学生投入的时间成本高,且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也处于全球底端。

  如果把成绩当成经济学中的收入,然后把投入时间当成投入的成本,芬兰的效益无疑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

  这就是说,芬兰是全球学习效率最高的国家。像新加坡这样的亚洲国家,不仅在校时间比芬兰长,一周还要花20小时的课外时间来学习、补课、做作业。 这样的成绩,是用全世界最长的学习时间换来的“胜利”。

  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不禁想问:我们想要考高 分的孩子?还是学习有效率且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孩子?

  考得好、学习有效率且生活满意度高。芬兰能够兼具,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我想挖掘背后的做法。这就离不开对下面两大问题的解惑:

  1)学习效率。芬兰学校有哪些教学实践让他们在较少的学习时间内产出了不错的学习成果?

  2)生活满意度。芬兰学校有哪些做法让他们在保证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满意生活?

  寻找解法前,我们先转变一下思维方式。东亚文化里,我们总是倾向于给孩子做“加法”,而芬兰则是倾向于给孩子做“减法”。

  这里的“减”不一定是减负,而是另外一种模式的“减法”,比如改变学习的构成比例,这叫,少即是多。

  我会结合 芬兰学校参访、对话芬兰教师和学生、以及访谈芬兰教育专家这三重视角给出解法。我想带着你思考哪些能真正用在中国孩子的教育上。

  最好的学校是离自己最近的一所

  如果说,学习效率高的最大功臣是教师,他们得会教,他们得掌握有效的教学法。那学生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是他们带领学生热爱学习、实现当学生的价值。

  但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仅仅是学习体验,还有学习环境、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支配权等等。我想至少有这样几点——

  第一,芬兰学生体会到全情投入的快乐。我不认为学习必然是痛苦的。想想我们自己全情投入一件事、最后解决问题时的喜悦。那种满足感,是学习带给我们的乐趣。

  如果学生能够全情投入,那他必然能够感受到全情投入的快乐。当学生感到痛苦时,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要么是内容太难了,学生感到自己怎么努力似乎也做不到。

  而帮助学生进入“全情投入”的学习状态,真的需要方法指南。芬兰方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在动手做中学、在真实的场景中学。

  第二,芬兰学生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光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还不够。学生千差万别、认知水平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教师要有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给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不必被动跟着他人的学习节奏。

  比如芬兰小学,除了有班级课表,每一个学生还有自己的私人课表。因为每个学生的上课时间、放学时间都有可能不一样。

  一个班级20个学生,会被分成不同小组,假如一个叫珍珠小组,一个叫森林小组。周一这天,珍珠小组8点来上课,不到12点就放学了。森林小组9点才来上课,13点多才放学。有重合、有分层。

  第三,芬兰学生能够支配自己的课外时间。开头说了芬兰15岁学生的学习时间一周只有35小时。课外学习时间是多少呢?12小时。

  每天下午2、3点放学后,花一两个小时再学习一下,其他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这相当于说,上学跟工作差不多,每天工作7小时就够了。没人在家“加班”。

  最后一点,芬兰把学校设计成学生最喜欢的地方。《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到达芬兰学校现场时,感觉这里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游乐场。

  

 

  向内看,教室设计和布置挂满了学生五花八门的作品,学生不坐椅子而是坐健身球或大软垫上学习、游戏、合互动。

  向外看,学校建筑设计讲究探索性,不给孩子整齐划一的空间,激发好奇心。

  

 

  我继续补充,芬兰学校还是学生白天的“家”:衣帽间、舒服的沙发、暖色调的家具、随地而坐的地毯、合适的室温和通风系统,你去任何一所学校都会看到。

  这是建筑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教育者、学生合力打造出的美好学校。

  兰模式:用幸福感换学习成绩值不值?

  前面说芬兰能够兼具考得好、学习有效率且生活满意度高。这是放在国际上比较,对比其他国家,确实如此。但放在芬兰国内,从时间维度上看芬兰历届15岁学生的表现,并非如此。

  我请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博士后唐鑫(他有芬兰学生历年school wellbeing的数据)结合PISA历年数据,绘制出下面这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