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丧偶式育儿吓坏你,采访这个传奇之家后,我发现了亲子陪伴最好的样子

发布日期:2019-12-02 09:53 本文摘要:原标题:别让丧偶式育儿吓坏你,采访这个传奇之家后,我发现了亲子陪伴最好的样子 文 郭佳 央视《面对面》栏目主编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有个词风行好几年,叫丧偶式养育,意思是父母一方留给孩子的时间极少,表面看家庭完整,实际跟丧偶差不多。和这

  原标题:别让丧偶式育儿吓坏你,采访这个传奇之家后,我发现了亲子陪伴最好的样子

  文 郭佳

  央视《面对面》栏目主编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有个词风行好几年,叫“丧偶式养育”,意思是父母一方留给孩子的时间极少,表面看家庭完整,实际跟丧偶差不多。和这个词相近的,还有个词,叫“假性单亲妈妈”,看上去很专业。

  这两个词,很容易引发女性陷入家庭反省,并升级对丈夫的不满。

  我不确定,这些词是不是专家发明的,但显然,它们被自媒体俘获,化妆成恐怖的标题,和“原生家庭”一样,成为高频词汇。

  这些标题你可能很熟悉:

  有没有一种哀怨和焦虑扑面而来之感?怎么办?再搜一遍,自媒体也给出了答案:

  但,怎样长的陪伴才算“最长情”,且刚好是孩子或伴侣所需要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开着车好好的,突然看到警察,心中立马一紧,瞬间启动自我检查程序,看看自己是否违章,其实你啥都没错,但看到警察还会紧张。

  我觉得嵌入“丧偶式”的标题,和警察类似:你本来走在幸福的大路上,看到这三个字,本能地自我检查:我的家庭是不是也有这种缺陷?

  这篇文章,就是要对这个自媒体热词做次脱敏:别被“丧偶式”引发的恐慌挟持,“丧偶式”甚至“丧偶”本身,和失败的婚姻、教育都不能画等号。

  给我带来启发的,是对一个传奇家庭的深度采访,这个家庭一门、两代、三院士,分别是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女婿。

  (青年李四光)

  所谓“丧偶式养育”

  并不意味着家庭缺爱

  李四光你应该知道,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49年后第一任地质部长。大庆、胜利等大油田能被发现,得益于他的理论。对于急需发展工业,但石油产量极少,且无法进口的新中国来说,他的贡献无法用言语描述。

  李四光的女儿李林,参加了第一个“反应堆”实验、第一颗原子弹引爆材料实验、第一艘核潜艇材料实验,三个履历加在一起,就是新中国核武器、核工业发展史,而她在其中举足轻重。但她的辉煌不止于此,55岁时,她转行研发超导材料,成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李四光夫妇与女儿李林)

  李四光的女婿邹承鲁,上世纪60年代,和团队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被称为“诺贝尔奖级的成就”。

  (李四光夫妇与邹承鲁夫妇,右一为邹承鲁)

  1980年李林、邹承鲁夫妇当选中科院院士。“一门三院士”在中国科学界绝无仅有。

  这次,我采访了李林的女儿、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在听她讲述家庭故事过程中,有个念头蹦出来:原来,所谓“丧偶式养育”并不意味着家庭缺爱。

  先看李四光,从英国学成回国,在北大当教授,32岁结婚,34岁生了李林。他的工作是地质研究,常出野外,长时间不在家。李林后来自述:小时候,很长时间见不到父亲。

  再说李林自己,因从事高度保密的核研究,很多年是女儿邹宗平的“星期天妈妈”。期间,丈夫邹承鲁不愿放弃在上海的研究,二人长期两地分居。

  表面看,李四光常年不在家,李林有女儿也常年不陪,母女俩似乎都经历了“丧偶式养育”,那她们的教育和成长有什么无法弥补的缺陷吗?

  采访中,我注意到刻印在他们心中的点滴记忆。

  先说说李四光和独生女李林间的故事。

  民国时期,李林出生,先天柔弱,常常肚子痛。结束工作回到家的李四光,经常是先解开衣服,把襁褓中的女儿包在衣服里,用自己体温给小婴儿捂肚子。

  (李四光与女儿)

  抗战期间,李四光一家南迁桂林。敌机轰炸随时降临,14岁的李林偏偏得了伤寒,不能见风。李四光想了个办法,缝个大布口袋。警报一响,他就用布口袋把女儿一罩,背起就跑。

  还有个故事流传更广。有一次,小李林去叫爸爸吃饭,爸爸居然问:“你是谁家的孩子?不怕爸爸妈妈找不到你吗”。

  写故事的人,大概想歌颂李四光忘我工作,但听着让人担心,如此投入的工作,会不会减少对妻女的关爱?

  李四光当然忙,32岁到82岁,半个世纪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大学教书、野外考察、创建理论、当部长、找石油、找铀矿、研究地震,去世前四天住院,还让秘书帮着找地图。

  半夜想起事来,会马上起身记下来,怕影响妻子睡眠,夫妻常年分房睡。

  (工作中的李四光)

  但这么忙,他也是有生活的,几个细节可以证明:

  一是李林小时候要喝牛奶。每晚热牛奶都是他的事。当时热牛奶是要先生炉子的,李四光每晚都会认真地生炉子。

  二是李夫人常年吃药,每粒药都是李四光分好配好,绝不假手他人,这个习惯保持大半生。

  三是邹宗平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家,早餐时,李四光总和她一起吃猫。啥意思呢?她若撒娇耍赖不好好吃饭,李四光就拿吐司面包挡住自己的脸,“猫”一声,抠掉一块,放嘴里。用这种方法哄她把面包吃完。吃猫的日子,正是找油田工作的整整六年。

  可见,即使压力巨大,李四光仍用早餐时间,倾力陪伴一个小宝宝。

  至于传说中,李四光认不出女儿的事,真实情况是,小李林出于恶作剧,故意躲在暗处,李四光只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个小人影,才有这么一问。

  陪伴的质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

  后来,我特意电话邹宗平,和她聊“丧偶式家庭”、“丧偶式养育”。我问她:你妈妈的童年少年时代,李老陪伴很少;你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这么少的陪伴,有没有给你们带来遗憾?

  邹宗平回答很简单:没有,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得到的爱是足够的,从没想过有什么缺憾。

  可以说,家庭是物理、情感、文化等多个维度营造的空间。陪伴,是这些维度堆叠营造出的环境和状态。

  但很多文章却把“陪伴”转化成一个个机械动作:有没有带孩子旅行啊?有没有给孩子做花样翻新的早餐啊?爸爸是否按时出席晚餐啊?有没有和孩子亲子共读啊?爸爸有没有带孩子做运动啊?等等。

  每次看到这些论述,我都想问作者,难道回答是“有有有有”,就能自动获得完美家庭和完美教育吗?没有的话,就一定是缺憾甚至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