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博士妈妈对话《他乡的童年》导演:好学校大多在这两点上做到极致(2)

发布日期:2020-12-18 12:14 本文摘要:内的很多大学都有着很强烈的跟国际交流的需求,所以大学的教学在改革,中学小学肯定也是要改革的,怎么可能会一成不变。 如果只是考虑上大学,只是为了考进最好的学校,那么学生在国内的公立体系里学习,可能成绩会
内的很多大学都有着很强烈的跟国际交流的需求,所以大学的教学在改革,中学小学肯定也是要改革的,怎么可能会一成不变。

  如果只是考虑上大学,只是为了考进最好的学校,那么学生在国内的公立体系里学习,可能成绩会更好。但最重要的是,家长也都意识到,不是上了大学人生就画句号了,孩子在大学怎么学习?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怎么办?这些问题都已经迫切地摆在了所有家长的面前。

  这就是我要写这本书,你要拍这部纪录片的原因。

  周轶君:我们的教育遇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事情那就是我们需要人才。现在品牌有了,非常强的企业有了,但是在很多领域我们还是非常缺人才,缺独立思考的人,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

  当然,概念是不能极端化地讨论的。我的那个亲戚不喜欢看我拍的纪录片,但他是一个非常资深的在家长学生中间都很受好评的老师。这一点很有趣,他不是不重视素质教育,他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但从心态上对新的教育模式又有一种抵制。

  我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反馈。在上海,有中学的校长请我去给他们所有的老师做培训,而且他们还有问题问我:怎么教他们自己的孩子。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现在的很多老师是80后、90后。他们真的很年轻,刚好跟我这个片子的观众的年龄很接近。

  他们正好处于过去的教育观念和今天的生活观念转换的时候,所以他们确确实实在生活中会碰到很多非常具体的问题,一方面要应付考试;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了变化,要培养未来的人才,包括自己的孩子。

  教育的复杂性

  李爽:关于纪录片,我想知道,如果再给你机会,重新做纪录片,你会怎么来做?

  周轶君:如果有机会重拍的话,有一些点是需要补充的,比如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以后如果有机会拍第二季,就会谈到这个问题。

  还有一点,可能因为是第一次拍纪录片,抱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纯粹从一个天然的教育者,就是做妈妈的心态来看,那些我不知道的、我好奇的东西,大多数人也都会感兴趣。如果跟很多家长、老师交流以后再回头去拍,就会有点缩手缩脚,会担心他们不喜欢看。

  我现在对国内的教育情况了解多了一些,发现和以前相比还是有变化的,就算在体制内,很多学校也都在改革。北京、上海的很多学校引进了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比如说混龄教育,还有对于空间的改变、学生上课方式的改变等。

  李爽:我觉得,你对重拍的想法,正好说明了教育的复杂性。英国的学校整体的系统体制设立得相对完整,比如说私立学校,有专业人士在研究目前的问题和现象。

  周轶君:对。好的教育大多相似。比如说,英国小学没有教科书,特别重视老师个人怎么教。芬兰也是这样,新西兰也是这样,很多国家都是这样,那就是他们对于老师的这种功能的重视。

  李爽:好的教育其实就是让人的个性和专业性体现出来。比如在英国的私立学校里,学校都有自己的董事会,这些专业人士组成的董事会每年会开两三次会,等于在学校外又建出了一个外脑。

  当然还有国家、地区以及基金会等很多不同的机制,作用于学校本身,再加上有一些委员会和教育辅助的慈善或者基金会,组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那么很多学校的运行都基于这些透明的专业信息的分享。所以一个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的校长和一个伦敦内部学校的校长能得到同样的信息。

  周轶君:这个挺有意思的,英国实际上在学校系统内建立起一套类似于社会的东西,一个社会应该怎么管理,基本上在学校里会有个缩影。我能这么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