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比你想象的更宽阔

发布日期:2019-12-30 10:17 本文摘要:原标题:小学教育比你想象的更宽阔 演讲人 彭明辉 台湾作家、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编辑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小王子》这本童话,一直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 人一长大,就再也没有能力了解孩子的世界。 连带地,我们也察觉不到孩子是用另一种方式在看世界的。 尤

  原标题:小学教育比你想象的更宽阔

  演讲人 彭明辉

  台湾作家、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编辑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小王子》这本童话,一直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 人一长大,就再也没有能力了解孩子的世界。连带地,我们也察觉不到孩子是用另一种方式在看世界的。

  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急着想看到孩子在功课上的表现,希望藉此确定他未来在社会上有竞争力,从而或者解除我们的焦虑,或者强化我们的虚荣心。

  因此,一方面小学阶段许多攸关孩子一生幸福的成长空间被挤压了,另一方面,我们经常用错误的评量标准在决定哪个孩子或孩子哪方面的能力较值得栽培。结果,攸关未来的能力被荒废了,没必要的繁琐细节又过度地被强调了;值得被栽培的小孩被父母伤害了,得宠的小孩却又被误导了。

  如果我们不能从较宽广的视野来重新给小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定位,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在戕害小孩; 如果我们不能跳出成人世界习惯的成见,我们永远找不到小学教育的方法。

  从终生学习看小学教育

  一位同事告诉我——反正初中起,孩子就要面对地狱般的生活,小学只要让孩子快乐就好!但是, 小学是培养孩子人格雏形的阶段,荒废了小学阶段人格的培养,长大后就来不及了。

  因此,我们必须把眼光拉远,从更长远的教育观点着眼,回过头来看小学阶段的成长与教育目标。

  从一位大学教师的观点来看,我对今天国内最优秀的大学生感到既忧心又失望,他们好像都掉到一种二元法的分类里:要不认真读课本,要不打游戏、玩论坛等社交平台,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现在的学生,除了别人要他做的事之外,从来都想不出自己要做什么;除了应付功课的能力之外,好像其他的情感能力和人格内涵都严重地欠缺开发。

  许多小孩都变成了“草莓族”:看起来鲜红可爱,随便捏一下就烂得汁液遍地;而所谓的“高材生”,知识技能远比我们当年发达,十几岁就会自己组装电脑,可是对人生的理解与想象,却空洞得可怕。

  有时候我看了不忍心,想引导他们一些人生观念。最“认真进取”的学生竟然会说:“老师,我选你的课是因为课表上写着‘控制系统’。如果你想谈别的话题,可不可以另外找时间。我觉得你上课不讲正课,有点对不起想学的学生,也对不起纳税人的钱。”

  后来,我干脆到通识教育中心开“科技与人文”的课,只讲给想学的人听。

  没想到,许多我在高中时早已清楚的观念和课外书,对他们而言却非常玄奥。更糟的是,即使我每学期都让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挂科,还是有人在选修课里睡觉。

  我只能承认: 人的价值观在高中就已略具雏型,到了大学,他们只会根据既有的价值倾向去选择哪些话要听,哪些话不听。到了大学,才要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这实在太晚了。

  一个高中毕业时还没有一点点热情的人,我没有能力教!一个对人生没有任何憧憬的人,你能寄望他在大学里面培养出什么样的理想?

  假如一个小孩到了初中毕业时还不曾喜欢过任何东西,他到高中时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最起码的热情,和对于人生的憧憬?

  由此倒推,我不得不认定:我们必须在小孩子小学毕业以前培养出他对人、动物和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自己最起码的信心;以这些情感和自信为基础,他才有机会在初中阶段藉着简单的文学作品,比如诗歌、散文,进一步深化还爱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想象。

  只有当孩子的内在情感较丰实,对世界与人生的想象较活泼以后,他才有机会在高中阶段借着传记、小说、历史故事与粗浅的哲理文章的引导,发展出对人生初步的憧憬,并且学会沿着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思索自己的未来。

  不容许孩子犯错

  就是一种浪费

  在过去的教育传统下,小学教育过度注重知识性的细节,而且不太容许小孩有犯错的机会,这是一种浪费。

  就知识的教育而言,小学阶段的任务不应该太重:写写汉字,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其它科目学会多少,都没有多大的关系。算数只要观念对,不小心计算错的毛病上初中后再更正就可以。偶而写错别字,虽然麻烦一点,但是也没必要要求一字不误。

  我儿子第一次月考作弊,抄同学的答案,我问他原因,他说老师要他们认真写,会的要写出来,不会的也要用心想一想。他不想让老师觉得他不认真,考卷没写完,所以不会的就问同学。我们才知道,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考试”。

  大人被社会规范一再“制约”,面对各种规矩,总觉得天经地义、只有一种理解的可能性;但是对小孩子来说,所有的规范他都不懂,所以他仍保有一切我们无法想象的理解方式。

  所谓的“犯错”,有时候只不过是他对事情有跟大人不同的理解而已,既不必然意味着低能,更不必然意味着“顽强”。

  所以,容许孩子一些犯错的空间,只要不至于变成“骄纵”,他反而可以更放心地在和大人互动的过程中学得更宽广的知识;如果完全不给他犯错的空间,会让他或者过度紧张而无所适从,甚至焦虑过度而退化,或者干脆变得被动而死板。

  我认为,小学教育的目标不应该设定在“知识学习成效”,比如懂多少字,计算会几题等,而应该设定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对知识的态度”。

  比如,如何培养孩子主动的读书意愿和克服困难去自己找资料、发现答案的能力,就远比“知识的记诵与熟练”更有价值。

  很多人只在意小学的教材简化了,功课轻松了。但是, 减轻学生功课负担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多尝试错误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在大人硬梆梆的规矩和期望之外,探索一些未来可能会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也让他们逐渐找到面对书本和知识的健康态度。

  

  能否做到为了生命更丰富、更有内在的光彩而读书,严重地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一旦错在起跑点上,未来一生的努力将只是在扩大这个错误。

  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教育目标,只在乎学习成效,或者保持“反正他以后迟早要被联考折磨,所以小学只要快乐就好”的态度,就是在扭曲他们。

  不过,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小学教育唯一的目的。至少一样重要,甚至于更重要的,是要 培养他们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我们在乎小学阶段的“人格教育”,我们必须体会到这个目标的艰难,如果没有家长的充分支持与配合,根本无法达成。如果有家长坚持要小孩在学校就开始锻炼“把别人踩在脚底下”的斗争能力,那么不但老师无法管教这种学生,同班同学也将成为别人练习的箭靶。

  情感教育

  让孩子活得有滋有味

  谈完知识的学习和人格的教育,对我来讲,还只是小学教育的三分之二。最后一个主题,就是情感教育: 欣赏大自然,爱惜小动物,以及藉着音乐、绘画、舞蹈来发抒情感或情绪的能力。

  人活着,靠的是意义感,它来自人的热情与理想,没有热情和理想的人,只能用野心去包装他的空虚和恐惧。

  如果小学生从来都没有见过大自然,没有在大自然中体会到独处的喜悦,他们不会甘于寂寞,而会去创造自己的快乐:游戏、电视、逛街、漫画,再无聊的刺激都好。孩童天生是有能力从大自然、小动物中培养出较细腻、安静的快乐的。

  如果我们带他们去看海边的沙蟹,甚至没有任何生物,只要有一堆沙和海水,他们可以疯了似地玩一整天都不想回家。

  这样长大的孩子,以后你要教他“快乐不一定要用钱买”,他很容易就可以懂;不曾有过这种童年经验的小孩,要教他“不费钱的快乐”是不可能的──明明他一生的快乐都是用钱买的。

  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只要有适当的引导和机会,他们都可能会喜欢,甚至还可能很投入——带他们到山上去玩溪流,看建筑,说不定他们长大后的业余嗜好就是登山、摄影、地方文史或建筑,说不定就发展成他们一心一意要从事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