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孩子送入私立高中后,才发现越是富有的家庭越不“减负”(3)

发布日期:2019-08-12 10:40 本文摘要:当然私立教育下的孩子,也不是不存在问题, 虽然他们能更多的受益于比较前列的文化课程教育。但是相比较于公立系统毕业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受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比较差,与单一阶层的长期接触,使他们缺乏接近真实世界

  当然私立教育下的孩子,也不是不存在问题,虽然他们能更多的受益于比较前列的文化课程教育。但是相比较于公立系统毕业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受教育环境的“多元化”比较差,与单一阶层的长期接触,使他们缺乏接近真实世界大熔炉的多元化多种族的环境,也缺乏和其他阶层人打交道的能力,特别是在了解和适应真实的美国中低层平民百姓及他们的生活。很多时候即使你很优秀,你仍然需要在这个人口结构复杂的社会中操练生存的能力。

  我们常说不要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美国老百姓的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快乐”之后,就是艰难的一生。不要把孩子的痛苦建立在“快乐教育”的假象上。

  精英阶层孩子的起点,是普通孩子的顶点

  美国老百姓的孩子奋斗的顶点,常常只是精英阶层孩子的起点。是的,欧美国家早就通过“快乐教育”,实现了阶层分类和阶级固化了。想读名校吗,去私立学校吧!

  美国排名前三、加州排名第一的惠特尼中学,2016年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的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和。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在欧美,不去私立中学、不花时间精力去学习才艺、没有拿得出手的课外活动,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很难进入顶尖大学,更难跻身精英阶级。这就是在美国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和面对的残酷现实。

  美国顶级大学,用“素质教育”筛选阶级

  经济基础才是硬道理,虽然大多数私立高校的招生是need-blind admission, 也就是不管学生是否负担得起学费,择优录取。

  可是你不要忘了,私立学校是自负盈亏不受政府拨款的,它不是慈善机构。美国顶尖大学的入学要求,看似“素质教育”,实质上都是有钱人家孩子的专利。

  在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中,偏爱校友资源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很多美国大学都承认“校友资源”,也就是家庭和大学有关的学生录取率比其他申请者都要高。

  前不久,哈佛大学对2021届新生进行了背景调查,内容包括学术、生活以及家庭情况。

  超过一半的新生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近30%的2021届新生,其父母或亲戚,都曾是哈佛校友。这个就是legacy admission,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是校友子女可以优先考虑录取。

  公平吗?为什么美国大学会有这样的录取倾向呢? 事实上,主要还是美国大学“向钱看”的原因。这些人通常被视为是校友捐款的可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