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赢在了这三个方面

发布日期:2019-08-09 10:03 本文摘要:原标题: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赢在了这三个方面 真正懂艺术的孩子,到底赢在哪里?我们曾总结了起码三点: 更懂自己,更懂生活,更懂和全世界对话。 以音乐为例,今天的孩子已不再是郎朗当年不成功,便成仁式的悲壮,而是更随心一些,为自己发展一项兴趣或乐趣

  原标题: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赢在了这三个方面

  真正懂艺术的孩子,到底赢在哪里?我们曾总结了起码三点:更懂自己,更懂生活,更懂和全世界对话。以音乐为例,今天的孩子已不再是郎朗当年“不成功,便成仁”式的悲壮,而是更随心一些,为自己发展一项兴趣或乐趣。

  但从家长的角度,静待花开不等于放任不管,该给孩子怎样的音乐启蒙?

  拿到全美高中生最高荣誉——美国总统学术奖的华裔少年Andrew Guo(从4岁学习钢琴,13岁拿到芝加哥音乐学院奖学金,还有极高的作曲天赋),他的妈妈就说,天赋要靠练和听,练,指的是多练琴,听,指的多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听才能起作用?不管三七二十一,经典的古典音乐日夜轮着给孩子放?肯定不是,耶鲁大学音乐教授Craig Wright就吃过这个亏,他的儿子苦学大提琴12年,各种音乐听了无数,却始终不懂音乐。

  听古典音乐让孩子更有内涵

  作为耶鲁有名的音乐教授,Craig当然非常看重孩子的音乐素养,从儿子很小的时候,Craig就用古典音乐给他“煲耳朵”。

  在Craig 看来,古典音乐能让孩子更有内涵,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而且会深深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人生。具体来说,听古典音乐,有这么三层境界:

  

 

  第一层,感受,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第二层,品鉴,集中精力,让大脑更高效;

  第三层,思考。

  

 

  古典音乐提供了一个美好世界的意象,一个绮丽而庄严的庇护所,它象征着世界上也许有一些事情可以脱离尘世,诸如上帝之类的,比人类更伟大的存在,引发我们去思考客观世界

  这就是伟大艺术的价值,无与伦比的文学、诗歌、绘画、音乐等,都指引我们去思考超越我们自身的精神存在,指引我们思考并不断追寻自己在这世上存在的意义。

  撇开这些不谈,从“术”的角度来讲,学音乐,就跟学说话一样,每个人都能说话,但是想要表达得好,你就要反复地听、反复地练才行。

  会音乐不等于懂音乐

  因此,有什么经典的古典音乐,Craig总是第一时间推荐给儿子,加上儿子已经接受了12年严格的大提琴训练,他对儿子的音乐素养非常有信心,直到那一天。

  那天,Craig看见儿子在听音乐,就凑过去问他,“你在听什么音乐?能让我听一下吗?”一听,是当时非常火的一首流行音乐。

  虽然喜欢古典音乐,Craig对流行音乐也并不排斥或看轻,相反,他饶有兴致地问了儿子一个问题,“你听到了什么?”

  儿子说,听到了歌词,听到了音乐的节拍……

  回答不在点子上,Craig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曲风吗?这首歌的低音起什么作用?你能分辨出低音线吗?你能识别出任何一段的和弦吗?”

  一系列问句把儿子问懵了,他茫然地摇摇头,Craig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12年苦学音乐,却连这么简单的音乐问题也回答不出来吗?

  深刻反省后,他意识到,儿子过去的音乐训练,太过强调“术”的层面,而缺乏对“音乐”二字最基本却极为重要的认识,过去古典音乐的所谓“熏陶”,也只是“听到”,缺乏引导,儿子根本无法揣摩出其中的深意,进步自然非常慢。

  于是,他把自己的思考变成了现在耶鲁非常受欢迎的公开课——《聆听音乐》(Listening to Music),和爱好音乐的家庭探讨何为真正的音乐启蒙。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聆听音乐》第一讲的视频:

  

  爱音乐却不求甚解

  就无法更好地享受音乐

  在这堂公开课中,Craig分享了不少关于听懂古典音乐的建议。

  比如平常听音乐,不要只满足于“感受一下”,还要学着比较不同音乐的情绪。可以是古典音乐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流行音乐之间的比较。

  有一节课上,Craig先后示范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然后比较二者表达出的情绪——前者消极、焦虑、不安,后者积极、愉悦、安详,为什么两首曲目会表达出不同的情绪?

  分析起来有4点:

  

  1、大调和小调,引出了大和弦和小和弦的概念。前者是小和弦,后者是大和弦。

  2、前者音符跳跃,后者连续。

  3、主音高。音乐的音高一般都会围绕着主音高浮动。前者在开头都没有给出主音高,后者在第二句末尾就给出了主音。

  4、音调走向。前者不断向下,后者基本稳定的回旋。

  

  他经常在课上比较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

  比如德彪西的《月光》和现在的流行音乐,为何前者安详,后者激烈?原因在于:前者节拍舒缓,没有任何鼓点,甚至难以确定节拍,而后者鼓点密集。前者的走向是徐徐向下,直到一小段结束才返回到高处,这也形成了一个情绪的堆积和小高潮。

  ……

  不知道这些乐理,孩子只能分辨出,我喜欢VS我不喜欢,好听VS不好听——非常主观和直接的感受,但掌握基础的乐理,并且有意识地去运用,孩子才能懂得音乐的维度和走向相对于作品的感受有多重要,进而更好地享受音乐。

  当然,在还没有掌握基础乐理之前,对音乐的情绪和气氛的感受同样非常重要,有了触动,再去寻找原因,能让孩子收获很不一样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