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命案事件频发,世界越险恶我们越要教孩子善良

发布日期:2021-10-28 16:49 本文摘要:原标题:恶性命案事件频发,世界越险恶我们越要教孩子善良 文丨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最近,我们可以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很多社会上发生的恶劣杀人事件, 我们无意评说,但为人父母,面对这些不断发生的恶性事件,我们一边想着要怎样和孩子解释,一边却

  原标题:恶性命案事件频发,世界越险恶我们越要教孩子善良

  

  文丨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最近,我们可以在新闻报道里看到很多社会上发生的恶劣杀人事件, 我们无意评说,但为人父母,面对这些不断发生的恶性事件,我们一边想着要怎样和孩子解释,一边却不得不思考:为了让孩子茁壮成长,我们应不应该继续教孩子善良?

  我觉得,世界越险恶,越要教孩子善良。从江苏常熟员工宿舍纵火事件,到深圳西乡沃尔玛砍人事件,再到江歌案,以及杭州保姆纵火案......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我们欠孩子一堂善良课。不是说我们忘了教孩子善良,而是我们需要帮孩子明确,真正的善良,需要边界,需要锋芒,但却不要失去了底线。

  告诉孩子也有光照不到的地方

  今天的孩子需要知道世界上每天都有喜怒哀乐的事情,并且我们不仅仅是旁观者。再说,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与这些新闻绝缘。 与其让孩子自己了解真相,甚至对社会心生恐惧,不如我们做家长的主动出击,主动和孩子聊新闻,让孩子学会思考并保护自己,而不是自我封闭。

  那么,该如何把握分寸,才能避免社会新闻的模仿效应,既提醒孩子保护自己,又免让孩子心生过大的恐惧?台湾格瑞思心理谘商所所长莫兹婷老师在接受《亲子天下》采访时,曾建议:

  首先,家长不慌,孩子才不怕。不要揣测孩子之前听到什么,只要做好心理准备,从容地关心孩子对事件的了解。比如,“你知道有位大姐姐为了保护自己的好朋友被坏人伤害了吗?”以此破题。

  其次,讨论事实,不要传达偏见。惊悚社会事件的爆发往往伴随着丑化、标签、偏见,如“社会藏著很多杀人魔”,这些以偏概全的想法,会让低年级孩子对世界产生错误判断,对人感到不安与不信任。更好的做法,是指对孩子传递客观事实。

  唯有主动出击,我们才能引导孩子看见阴霾后的阳光,守住孩子心中善良的种子。

  善良的前提:不委屈自己

  具体如何保护自己,我始终坚信一个大原则—— 没有边界的善良,基本等于自残。

  善良是一颗美好的内心,更是一项需要从小练习的高级的技术。孩子需要知道,有一些时刻,他们不需要那么善良。

  英国的乔治小王子就读的Thomas’s Battersea——一所精英学校,把“善良”列为了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他们定义的“善良”,有两个层次,第 一,“尊重他人”——在这里,孩子们甚至不被允许拥有最好的朋友,而必须跟所有的孩子都成为朋友。 第二,“尊重自己。”

  (Thomas’s Battersea育人理念)

  传统中国文化评价一个人善良,往往是说这个人懂得“隐忍”,但英国人乃至美国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 善良的前提是不冒犯别人,也不委屈自己。

  所谓“冒犯别人”,就是当面或者背后对一个人的收入、婚姻、家庭、种族、外表等评头论足,这一点,我们也非常重视。

  但关于“委屈自己”——明明对某项决策做法有意见却不愿、不敢提出,这是我们极为缺乏的。我们曾分享过一篇文章,名为《懂事的孩子最可怜》(点此阅读) ,就提醒我们和孩子: 所有的善良,一定得让自己快乐,如若不是,就是“伪善”,宁可不要。

  牛津词典里有一个词—— assertiveness,Being assertive or assertiveness means “forthright, positive, insistence on the recognition of one’s rights” ,翻译过来,就是 坦率、正面、坚持让对方承认自己的权利。

  我们姑且称之为“主张力”吧,英美孩子从小就训练这种能力。具体如何做?且看下面这张海报:

  第1步:说出来你的感受。比如:“你这么做,让我感到……”

  第2步:说出来这种感受的原因。比如:“你这些做,导致我……”

  第3步:说出来你要什么。直接告诉对方,不要再这么做了,但也要听听对方怎么说,据此,一起提出来积极的解决方案。

  如果前三步走完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就进入第四步—— 走开!自己的安全第一!

  告诉孩子,同时做到了尊重/保护自己、尊重/保护他人,当然很棒。

  但如果我们不能兼顾,一定要先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12条法则

  (《当良知沉睡》中文版)

  

 

  1、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就是坏到了骨子里,虽然他们可能非常帅气美丽,充满魅力——这是最高法则!

  2、听从你的直觉。

  3、事不过三。跟一个人建立新关系的时候,拿这个原则检验其价值观、承诺和责任。不要把钱、饭碗、秘密或感情送给一个“事会过三”的人。

  4、质疑权威。再说一次,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焦虑,当对方宣称自己可以控制别人、施加暴力,甚至发动战争时,尽快保持距离。

  5、提防拍马屁。人人都爱听赞美的话,但赞美和谄媚截然不同,后者很假,而且总是伴随着操纵。

  6、重新定义你对尊敬的看法。我们常常把“害怕”误认为是“尊敬”——我们越怕某个人,就越觉得他值得我们尊敬。

  7、不要跟对方纠缠不清。不要试图在智力上胜过这些人,这会让你忽略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保护你自己。

  8、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跟他们接触或是沟通。辨识谁是反社会人格者很难,就算辨识出来了,跟别人解释这件事情甚至更难。但不管怎么说,你就是得避开这种人。

  9、放下妇人之仁。有一种情况是,当对方一再激怒我们、欺骗我们或是暗中伤害我们时,我们还是会习惯性地表现得客气、有礼,但反社会人格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

  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如果你不想控制人,而是想帮助人,那就只要帮那些真的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反社会人格者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你的错,并不是你造成的,因此替他们赎罪或是矫正他们,不是你的使命。你的使命是过好自己的日子。

  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是其他理由,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他的真实性格。“请不要说出去”是窃贼、虐待儿童的人以及反社会人格者最爱用的一招,说的人通常不是咬牙切齿,就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别被这些话迷惑。

  12、保护你的灵魂。别让某个没有良心的人说服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道存在。记住,大多数人都有良心,大多数人都能够去爱别人。

  

 

  锋芒的背后,也切勿忘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