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孩子与学霸间的阅读差距,不在数量,而是没有弄清这四大核心问题(2)

发布日期:2020-07-18 08:56 本文摘要:说到名著,我知道,很多家长朋友都很期望孩子能够多读名著,不管是为了提升人文素养,还是出于考试的需要,但当你给他买来各种文学名著后,他却根本没兴趣读,甚至非常抵触。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解释一下, 其实孩

  说到名著,我知道,很多家长朋友都很期望孩子能够多读名著,不管是为了提升人文素养,还是出于考试的需要,但当你给他买来各种文学名著后,他却根本没兴趣读,甚至非常抵触。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解释一下,其实孩子不爱读那些经典名著,并不能说明他不爱阅读。文学名著其实和现在流行的某些小说是一样的,现在一些好的小说,百年之后也许也会变成后来人口中的名著。

  所以,我一直认为,名著是好书,孩子爱读名著当然更好, 但即便不读名著,也不是什么特别不好,特别严重的问题

  如果硬逼着孩子读名著,很有可能反而会适得其反,反而让他对阅读越来越讨厌,觉得是一项任务,是一种负担。这对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相当不利的。我记得,我自己小时候,也不曾有人告诉我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

  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名著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初中的时候看《飘》,纯粹是当做一个爱情故事来看的,等到了高中,拿出来再看一遍时,才发现,原来里面讲的是有关南北战争和奴隶制的问题。

  所以,有的时候,孩子不爱读名著,也很有可能是因为,绝大多数文学名著是写给成年人看的,而且无论是所使用的语言,还是涉及到的社会和历史背景,都和现代不完全相同。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为阅读营的孩子选择名著的时候,都会非常地慎重,不仅要能引起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同时,也会以音频的方式,为孩子补充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等理解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帮助孩子最终能够独立读完一本经典文学名著。

  总而言之,我是真心建议家长朋友们,不要操之过急,允许孩子有一个通过日常阅读积累,让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慢慢进阶的过程。阅读的世界大得很。

  只要孩子能看到阅读的有趣、美妙之处,之后那些有趣、美妙的东西就会吸引他一步步走进去,找到更多的宝藏。而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和老师一起,为他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作为家长,如何有效引导孩子,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帮助和引导,这一点其实还是蛮重要的。

  有学者研究发现,9到10岁是孩子阅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知道如何阅读,并且仍然热爱阅读的话,那么,他们的阅读习惯就会扎根,成为终身的行为。

  但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孩子就会陷入阅读的“消退期”。而这也就意味着,以前积累的阅读兴趣将前功尽弃。

  为什么会出现“消退期”呢?这就跟家长采取的引导方式有关了。有些家长朋友虽然知道阅读很重要,也经常会给孩子买书,但在对待孩子的阅读方式上,却常常选择放养式,不管也不问。

  如果孩子读不懂,因为无人可以解答和讨论,就会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当孩子遇到更轻松、更有诱惑性的其他娱乐项目时,他们自然就会转移兴趣点,对阅读这件事也就越来越不热衷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和孩子聊一聊他正在读的书,在他遇到困难时帮助他、引导他,并努力做一个好的听众,一个好的讨论对象,以及一个好榜样。

  比如,当孩子在看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时,如果他觉得很难理解,你可以给他先看看取材自《哈姆雷特》的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然后引导他去联系和分析两个作品的不同之处。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尽管两者的故事情节差不多,但是,改变故事结构语言以及人物性格等等,故事的内涵就会变得大不同。我在阅读课上也曾经给同学们做过类似的练习。很多孩子也因此懂得了 比较式阅读法的妙用。

  再比如,某些孩子因为生活经验的欠缺,导致他对于世界的认识非常地有限。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很好理解的问题,孩子可能就会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或者家长来帮助他们做理解,帮助孩子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场景去找相关性。

  就拿阅读营里涉及到的一本书《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为例。这本书是从一个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视角来展开的。所谓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和自闭症有点像。所以,初次阅读此书的人总会觉得哪里怪怪的。

  那这个时候,我就会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觉得别人某些性格特质或者生活方式怪怪的时候,或者自己被他人觉得古怪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