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版《隐秘的角落》,被怂恿爬楼的背后,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发布日期:2020-07-14 09:18 本文摘要:原标题:真实版《隐秘的角落》,被怂恿爬楼的背后,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文 文默默 曾供职于外资银行与央企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这几天一则令人心惊胆战的视频疯传于家长群内。 视频里有三个孩子在天台上玩耍,其中一个大一点的蓝衣女孩双手扒着

  原标题:真实版《隐秘的角落》,被怂恿爬楼的背后,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文 文默默

  曾供职于外资银行与央企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这几天一则令人心惊胆战的视频疯传于家长群内。

  视频里有三个孩子在天台上玩耍,其中一个大一点的蓝衣女孩双手扒着栏杆,扭头盯着另外两个小个子粉衣女孩,任由她们站在边缘玩耍。

  当视频拍摄者上前劝说并询问她们住在几号楼时,两个粉衣女孩比较听话,立刻翻回围栏内侧并做出回答。而蓝衣女孩则称自己不住在这个小区,并要求拍摄者删掉视频,还自信地坚称:“我们不可能掉下去”,说罢趁拍摄者不备几次抢夺对方手机。

  视频一出,群里一片哗然,诸多矛头纷纷指向了蓝衣女孩。

  因为视频里很明显可以看出:

  

 

  蓝衣女孩年龄最大,不止一次带同伴爬上天台;

  且她戒备心很强,不回答陌生人问“你住在几号楼”的问题;

  敢抢大人手机动作敏捷说明她胆子真不小;

  双手紧抓栏杆透露出她其实知道危险…

  

 

  转发视频的网友加上了一句猜测:“她不会推,她在等那两个孩子自己失足。她要求拍摄者删除视频,可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

  这究竟是大孩子带小不点的一场冒险游戏,还是早有预谋?

  作为家长,我不敢浮想联翩,想多了叫人直冒冷汗。

  幸好有人能够发现并及时阻止,否则没准又会是一场悲剧。

  但我关注点除了在那个看似动机不纯的蓝衣女孩,还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另外两个粉衣女孩。

  她们看上去至少应该有6、7岁或者更大,但她们却不能辨识出这种天台爬高的行为本身就非常危险。而 面对同伴提出“建议”,她们没有拒绝,也不能分辨出这个建议究竟对自己来说是好的/安全的,或者坏的/危险的。

  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那家长必须要自己先有安全意识

  通常我们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用提醒、说教、或者假设,厉害一点的可能会用演练的方法,但仍有很多细节会被忽略掉。

  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长们对于“危险”还是存在侥幸心理的(包括性侵),觉得一般不会有事情发生;再一个是生活中确实没有必要整天提心吊胆,针对没有发生的事,大部分人不愿意把这些对“坏事”的假想装在脑子里。

  但是,有个事实往往被我们忽略。

  那就是如果想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那家长必须要自己先有安全意识!

  很多家长会把孩子单独留在小区内玩耍,甚至允许孩子单独去朋友家。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熟悉对方家人的前提下一起相约是可以理解的。

  但也有个前提,家长要确定孩子已经有了能够辨别安全行为、安全环境的能力。

  比如:去了同学家,如果遇到对方家人不舒服的触碰、或者不善意的言语,那孩子能不能够回家后把自己的遭遇详细的说给父母听?并表达出让自己不舒服或者不开心的感受?

  大点的孩子或许表达能力不成问题,但承受能力堪忧。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外面遭遇不舒服的状况时,回家后不愿意跟父母透露实情,反而会悄悄埋在心里。

  如果是小一点的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单独留下他们便可能造成隐患。因为这些孩子连对方在诱导自己做什么都搞不清!

  典型的案例就是之前在上海西西弗书店出现的10岁男孩诱导5岁女孩舔其下体的事件。

  因此,在家长眼中,例如闯红灯、逆行、在电梯扶手边打闹、孩子玩闹时故意的身体触碰、把孩子单独留在外面不算什么大事,这样很难培养出有安全意识的孩子, 不把小事当回事,未来极有可能带来血的教训。

  今年5月的一次丢失经历

  让我意识到安全意识建立的重要性

  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通过各种形式教育他遇到安全问题要怎么处理,最典型的就是人多走丢了该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搭讪或者触碰要如何应对,以及受伤后该向谁求救或如何自救等等。

  我一直认为 孩子的安全意识必须要从小建立,等孩子大了再去纠正为时晚矣。

  可是,尽管我经常苦口婆心,也假想过类似的情况发生,但说实话没亲眼看到过孩子的处理能力,我对这些纸上谈兵的“安全教育”心里没有底。

  但在这个5月,我亲历了一次在小区内把孩子跟丢的险情。这一丢,反而让我的心踏实了不少。

  年初的时候我们刚搬入新小区。因为疫情限制,不敢随意走动,而小区楼多地大,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

  5月中的某日,我带孩子出来放风,在遇到一个7岁的哥哥后两娃便一起追逐,太久没有玩伴了,孩子们跑的都很疯。

  尽管当时我已经加快脚步,眼瞅着孩子抄近道去追赶对方,可等我赶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人了。

  我当时遥看四周心想坏了,这回不知道该怎么找了。

  前方就是中心湖,右手边又是大假山,两边都挤着茂密的树林,他会跑到那条路上呢?不论我从哪个方向追都要绕一个大圈子,而且没准此时孩子找不到我,也在着急。

  我到底该怎么找?那时候我的孩子还小,不到五岁半,从来没有自己在外面一个人玩过。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大脑是空白的,危险的画面不停闪过。

  就在我断片儿的时候,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头是娃怯怯的声音:“妈妈,你在哪?”

  折腾一番,孩子终于在小区里找到了。

  其实我们当时的距离就不到20米,但是树丛挡住了视线,我们都没有看到彼此。

  见面的时候,就见一个小小的人儿手里拿着个手机,戴着口罩的小脸不太好看,眼睛有一点点红。

  旁边站着一位大叔边笑边锻炼身体。

  我当时就知道他借了大叔的手机打电话给我。

  大叔说自己原本想着送娃回去,但被娃拒绝了。执意说妈妈就在楼下,自己要等着妈妈,还夸娃不错,知道走丢了要给大人打电话。

  回家后,我第一时间就对娃进行了表扬+安抚,接下来就是一场详细复盘。这对我来说是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我先带着孩子一点一点的回忆事情经过,并引导他把能记住的细节全盘托出。

  包括他当时与我走散后的心理状态(想法、情绪)、与大叔对话的表达方式(是如何表达求助的、及求助时有没有用礼貌词)、大叔的反应(大叔听到孩子求助后是怎么说的、表情如何等),把能回忆起来的统统尽可能的告诉我。

  复盘后我赞赏了孩子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