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被批造假:神童如此造,谁该吃点药?

发布日期:2020-07-17 14:16 本文摘要:原标题: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被批造假:神童如此造,谁该吃点药? 文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最近几天,有不少小学生在学术圈出了名。 首先,是云南昆明的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陈同学,凭借【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

  原标题: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被批造假:神童如此造,谁该吃点药?

  文 米饭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副主编

  最近几天,有不少小学生在“学术圈”出了名。

  首先,是云南昆明的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陈同学,凭借【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引发争议的不仅仅是陈同学的年龄,还有他的实验日记。

  一个连“基因”是什么都不懂、要上网搜索才知道的孩子,居然能在短短几天,做出了一个关于基因研究的课题,背后的真相大家可想而知。

  

  就在陈同学的奖项被撤销、以及他爸爸发表致歉信后不久,又有两名小学生被顶上了热搜: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分别是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合作完成的《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课题,又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了。

  要知道,这些实验不仅要求逻辑性强且严谨,在实验数据处理上也需要医学基础的支撑,区区小学生,又如何能够独自完成这样的项目研究?

  网友笑称:

  

 

  现在硕博研究生搞科研都是闹着玩儿的,真正搞科研还是得看小学生啊。

  

 

  随着事件的发酵,有更多的类似的事例也被挖掘出来, 16岁女孩自称日均写诗2000首,并在一些会议上发表所谓的“演讲”,现场视频简直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其实,如果你认真浏览一下历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你会发现,这样的“科学神童”、这样“高大上”的研究项目并不在少数。

  可是现在教育部都已经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了,为什么了还有那么家长不惜动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在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呢?

  其实,这些家长如此“用心良苦”,就是为了孩子未来的档案更加好看,甚至在孩子未来出国留学申请时,这些奖项都可以成为孩子履历上漂亮的一笔。

  起跑线式的焦虑

  令人困惑的是,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事件、小学生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抗肿瘤、16岁女孩日均写诗2000首,甚至到去年震惊全国的 “量子波动速读”大赛等荒诞 现象的背后,显示的是当代家长的“起跑线式焦虑”,为了孩子,家长不顾掏钱、造假甚至是贿赂,因为这触动了中国家长的终极焦虑:孩子的教育。

  

  2018年,智课教育和新浪教育联合推出《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68%的家长高度焦虑教育问题,只有6%的家长相对不焦虑。

  家长最焦虑的年龄段集中在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其中,焦虑排名第一的是成绩焦虑。

  更有数据表明,近七成家长支持课外培训,中国上课外辅导的学生达1.37亿人次,总参与率为47.2%。

  繁重的学业压力也让孩子们焦虑。

  今年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8成青少年睡眠不达标,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

  北京大学曾发布《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国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我们为什么焦虑?

  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基础教育阶段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牛娃、鸡娃让家长倍感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有教育焦虑也是正常现象,毕竟每个父母都想培养出一个天才少年。

  造假式神童 吃苦果

  斯坦福新生教务长犹言在耳

  在这几例造假闹剧中,客观来说,其实这些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也是他们的父母拔苗助长行为的“受害者”。不管造假行为对他们未来起到多大作用,造假就是信用问题,不得含糊。

  特别是那个自称 日均写诗2000首的16岁女孩,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至深,虚荣心同样爆棚,用一句比较恰当的话来说,那就是——成年但没成人。

  一本我们曾经反复提及的书,叫《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作者曾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及本科生顾问十多年,她十多年研究成千上万的斯坦福新生案例,发现即使这里是世界名校,但太多学生特别是亚裔学生“高分低能”,情商较低,特别是——抗挫力太差。

  美国人在这方面,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她自己开玩笑说:

  

  很多像我这样生活在斯坦福社区的父母,一旦听说大学重视诸如毅力和韧性之类的能力,就会想着去发起一个体验夏令营,而不是认真审视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我们有哪些做法剥夺了他们自然养成这些特质的机会。

  

  作者在这本书里语重心长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