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年度推荐影片看哭无数人:死亡面前,“别告诉她”还是“请告诉我”?(4)

发布日期:2020-04-07 16:28 本文摘要:也许奶奶早就怀疑家人隐瞒了她的病情,却也默契地没有戳破,选择旁敲侧击去寻找真相。 结果就有了你瞒我、我瞒你的局面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和谐,其实背地里都各有自己的小心思。 说到底,是我们始终对死亡这一话题讳
  也许奶奶早就怀疑家人隐瞒了她的病情,却也默契地没有戳破,选择旁敲侧击去寻找真相。

  结果就有了你瞒我、我瞒你的局面——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和谐,其实背地里都各有自己的小心思。

  说到底,是我们始终对死亡这一话题讳莫如深,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和亲人谈论“死亡”这一话题。

  但正如英国临终关怀医生凯瑟琳·曼尼克斯(Kathryn Mannix)所说,“实际上,我们能够感知到死亡,并为之做好准备。”

  有位老人曾告诉一位护士,“再过两个星期我就80岁了,我要举办一个生日派对,之后我就可以走了”。两个星期后,果真这位老人就离世了。

  曼尼克斯认为应该打破围绕死亡的禁忌,让人们知道死亡可能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怕。

  因为我们无法坦白的原因,除了不知道该如何谈论死亡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当事人可能会崩溃的情绪。

  伊丽莎白‧库伯勒 ‧罗丝曾提出“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这也是人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病、面对重大人生变故时会遇到的五个阶段:

  

 

  1、“否认”:“不会吧,不可能啊!”“不是一直以来都好好的吗?”

  2、“愤怒”:“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我能怪谁啊?”

  3、“讨价还价”:“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儿子毕业就好。求你(祢)了,再给我几年时间吧!”“如果她能醒来,我什么都愿意做。”

  4、“抑郁”:“唉,干嘛还要管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我不想活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5、“接受”:“好吧!既然我已经没法改变这件事了,我就好好准备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