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北京一平23万学区房的吃瓜群众,现正在排队看房

发布日期:2020-04-07 16:27 本文摘要:原标题:围观北京一平23万学区房的吃瓜群众,现正在排队看房 文 miki粥 一个在养娃路上横扫焦虑的老母亲 已获公号:Miki粥(ID:midomili)授权 知乎上有一个经典问题:人生的哪一个瞬间让你发现自己是真的穷? 网友答案千万种,但对当爹妈的来说就一种:开

  原标题:围观北京一平23万学区房的吃瓜群众,现正在排队看房

  文 miki粥

  一个在养娃路上横扫焦虑的老母亲

  已获公号:Miki粥(ID:midomili)授权

  知乎上有一个经典问题:人生的哪一个瞬间让你发现自己是真的穷?

  网友答案千万种,但对当爹妈的来说就一种:开始考虑教育问题,才发现自己是真的穷!

  学区差的想换个好学区,学区好的想换个好学校,学校好的天天陪娃内修语数外,外练琴棋画,就怕输在起点低。

  从买房换房到武装能力、挖掘潜能、提升智商,下一代的教育按钮只要一启动,那是样样都需要砸钱砸资源砸时间,且极其容易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为了孩子学习,

  家长们都“能屈能伸”

  上海官宣了2020幼升小、小升初开始全面实施“公民同招、100%电脑摇号”的政策,又再次击中了家长脆弱敏感的神经。

  此前民办先行录取的选项没有了,那些分散各区的未来学霸的爹妈,原本想凭借娃不错的智力水平,依靠多年坚持不懈陪娃参加各类培训班积累,赢得幼升小竞争优势,现在一切归零。

  “公民同招“让公办小学初中的“稳定性”把民办初中优势PK了下去。公办学校不用“摇号”拼运气,这就直接把魔都爹妈推向了新一轮的财力比拼。

  现在想要进一所好的小学,逻辑就成了先拼财力,后拼运气:

  

 

  第一,要有学!区!房!

  第二,你要有异于常人的运气,且保证上一轮车牌摇号的时候没用光;

  第三,你家的娃还要有内涵和实力。英文张嘴就来,钢琴上手就弹,上台侃侃而谈,不时还能在面试中爆发出智慧的光芒。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场公民同招的摇号比拼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之前,你可以先民办优质校拼一下智力,搞不成就公立保底,但现在让孩子的教育稳定地迈向卓越,唯一可控的方法就是要在重点公立校(尤其是初中学区)周边买套房!

  手里有房,心里不慌。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委,国安证券研究所绘制)

  在上海,学区重点等级下降一级,房价约降8.7%。学校比较稀疏的松江区学区房也就3万多,但重点校密布的黄埔早就过了10万。而且问题是,你还不一定能抢得到。

  所以这套2020版新升学逻辑一出台,上海的老母亲们当夜就着急去看房了,毕竟房价不等人。18年上海“公民同招”政策推出,学区房短期就上涨了10%,直接把魔都学区房最高单价推向了12万。而今年看来,上千万住个80平的小破房,这将不再是梦啊!

  不过,每平米12万搁在帝都学区房的眼里,实在是很不够瞧的。过去几年里,帝都学区房峰值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来被刷新的。

  早年45万一平变态价虽然已被熄灭,但去年北京西城烂缦胡同一套5.6平米的破旧老平房,依然卖出了每平23万的价格。而且,魔都学区房再破也有个顶窗通风有景观,而胡同里18岁高龄的老房压根就不能住人。

  (图片来源:阿里拍卖网)

  原本“多校划片”是要控制学区房发育,但反而推升了重点校门口的酱油房源。西城实验二小旁的几栋楼,自从划片政策被划拉进摇号候选,两年间涨了3倍,五十多平米攀升到了千万级。

  但这完全阻挡不了家长拼命挤进教育中心地带的强大决心。

  我女儿幼儿园班上有个同学,之前家住五环外300平顶层复式,还附带一个全景大阳台。一家子众星拱月地养一个娃,特别挑剔,给孩子吃的菜都是自家催肥种的。上幼儿园吧,一会嫌教室小了,一会嫌走廊采光差。没事就天天跑到园长那里提意见。

  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在老母亲的指挥下,举家换房迁入了西城,五六口老老小小的蜗居在一个50多平米近千万的“豪宅”里,再不提面积和采光了。

  真正做到了为了鸡娃能屈能伸。

  看吧,比起 “十几万水平一般,二十多万眉头不皱,三十多万也有人敢下狠手”还不图居住环境的帝都,魔都学区房目前给出的简直是良心价。这和上海教育刻意的分散式布局和民办教育质量刚有很大的关系。

  投入千万买学区房,

  家长到底是买啥?

  知乎上有个回答特别到位,家长买的是孩子未来的下限,而上不封顶。

  有一年我去美国看学校,回来朋友问我美国的教育怎样啊?我说波士顿的教育水平平均很高,他听不明白,我打了比方“波士顿之于美国,类似西城之于北京。”哦,他顿悟了。

  西城之于北京,绝对是教育高地。光看看这些中学就知道了,北京四中、实验中学、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中10%以上的学生可以达到清北分数线,高比例斩获美国哈耶普藤校的offer。每年要不出个顶级学霸,这一年都算白过。

  朋友孩子在西城上学,一模考了560分,在西城6500名考生中排到350名左右,但在海淀就可以排到160名,要知道海淀考生超过了12000个。

  所以西城之高,高的是平均质量,高的是绝对水平。家长们都相信,就算随便上一个西城的小学,那也是拿到了未来竞争的一张加速卡。

  如果教育有一条鄙视链,大概率是东、西二城不瞧海淀的,海淀不看朝阳的,朝阳不看剩下的…

  就算这些年,名校分部在房山昌平大兴等区遍地开花,那在家长的眼里,也不能跟老校区相提并论。

  曾经有个昌平的朋友,娃刚三岁的时候往房山跑了好几趟看房山昌平大兴房,就是因为听说那边会批量入驻四中、人大附的分部,但最终还是没敢下手。

  遍地开花的名校分部,跟本部基本不太有可比性,虽然名气有了,从生源到师资,哪个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啊!新校区买房基本就是在赌,谁家父母能把孩子的教育当赌注啊。

  所以西城买房,买的就是教育保底。

  像这波魔都家长之中蔓延的学区房焦虑,说到底也是为了能够确定拿到一张四大名校(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交大附中)和八大金刚校的入场券。

  之前,上海最牛的名校通过自主招生扶植了一批民办。像每年上中400人里,有110人是华育上来的,家长就鸡娃冲民办。现在民办要开始摇号,中签上好学校很大部分要靠运气,想要上一个靠谱的初中,就只能储备一个好学区。

  说到底,买的还是教育保底。

  再说上不封顶!之前我以为只有门口是菜场小学的家长才有动力去追学区,后来我才知道,家长对教育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我认识一个家住东城的牛娃,妈妈是教育行业的精英,很舍得对孩子砸教育资源。

  她儿子3岁英文诗歌朗诵,4岁钢琴演奏,5岁英语演讲比赛能拿奖。家门口是育翔小学这样的老牌牛小,那就顺理成章在一众老母亲的羡慕中送去读就好了吧,她非想把孩子送进东城的史家小学…

  结局不详,但祝她成功。

  不止国内有学区房,

  国外同样不甘示弱

  在美国,无论是中产还是豪门,对娃的教育一拼起,那也都是鸡血满满。

  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耶鲁毕业,生活优渥,在纽约住联排别墅。人生够赢家,教育资源不缺的吧。但就是要在曼哈顿最贵的上东区找学区房。最终她用在亚特兰大够买下泳池豪宅的钱,在公园大道买了间破破烂烂的小公寓。

  那种大厅豪华,但内部看上去一副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房子,我曾在纽约朋友的介绍下亲眼见到过。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墙壁发黄…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地板,踩上去就咯吱咯吱的乱响。

  但每间客厅,都会摆上几张全纽约最难进学校的学生毕业证,比如Brearley Spence……甚至还有Collegiate,全国排名最好的学校,来证明这所房子的身价不菲。这种力量,让住叠拼的耶鲁博士也趋之若鹜。

  因为薇妮斯蒂·马丁在遍历了一圈上东区学区房后,很绝望且清醒地认识到,在精英的世界里,“孩子的学校就是老母亲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