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11到新冠疫情,灾难过后我们可以这样磨炼孩子心性

发布日期:2020-09-11 11:41 本文摘要:原标题:从911到新冠疫情,灾难过后我们可以这样磨炼孩子心性 文|Barbara Spindel 编译|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今天是911事件19周年纪念日 ,电视上直播着飞机撞大楼的一幕一幕依然清晰可见。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童年时不会经历任何至亲的死亡,但他们肯定会经

  原标题:从911到新冠疫情,灾难过后我们可以这样磨炼孩子心性

  文|Barbara Spindel

  编译|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今天是911事件19周年纪念日 ,电视上直播着飞机撞大楼的一幕一幕依然清晰可见。

  我们都希望孩子在童年时不会经历任何至亲的死亡,但他们肯定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失去最好的伙伴搬走、宠物死了、心爱的东西不见了、新闻上播放的灾难……怎么让他们坦然面对?

  今年年初在国内肆虐的疫情,新闻上看到很多人因此病逝,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得不开始严肃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让孩子逐渐明白这些都是怎么一回事,从而帮孩子们适应将来可能遇到的恶劣的处境,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情感。

  今天这篇文章,就以如何与孩子解释当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引导孩子对于灾难事件进行思考讨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回看911恐袭事件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Barnes Noble书店的一排书前浏览,我八岁大的儿子跑过来,手里抓着一本他想买的书,书的名字是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2001(《从911事件逃生》)。

  看着书的封面,我和我旁边的一个朋友都有点被吓到——一个男孩,站在熊熊燃烧的双子塔前,惊慌失措。

  (本文所提及图书均可在国内电商平台上搜到,不过暂时只有英文版。

  出生在布鲁克林,我的儿子很早就知道曾有两座高塔坐落在河的对岸。几个月前,他从学校回来,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我都不知道,原来是有坏人毁了那座塔。”我简单地回应说“嗯”,他没有追问下去,可能他想等自己准备好再谈这个话题。

  每个父母都曾纠结过该不该,或者该如何和孩子讨论这个世上曾发生过的艰辛、复杂、天然让人产生恐惧的悲剧、灾难。但这些讨论确有必要, 即便这些灾难发生时,我们的孩子可能还没出生,但正是这些灾难,塑造了孩子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他们有权知道,也必须知道。

  而当允许孩子看到悲剧后,我们往往会发现,我们放大了悲剧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低估了尽早接触“恐惧”这一情绪的深切意义。

  大人说得越模糊

  孩子想知道的就越多

  有大量关于“911事件”的书都在帮助孩子们了解这场难以想象的灾难,有的只是象征性地谈了谈,有的则带领孩子们走近在灾难里对他人施以援手的人。

  Maira Kalman所著绘本 Fireboat(《消防船》)讲述了一艘1930年代消防船修复后,在恐怖袭击当天投入救援的故事; The Survivor Tree(《幸存者之树》)讲述了一棵在世贸中心废墟里的树,被移植到911纪念广场的故事; 14 Cows for America(《给美国人的14头牛》)讲述了恐怖袭击后,肯尼亚偏远乡村人们送给美国的一份礼物……

  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 11,2001(《从911事件逃生》),出自I Survived(《我活了下来》)系列,由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图书出版商 Scholastic,于2010年出版,面世后很快闯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现在单是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1300万册,还得到了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从学前班覆盖到高中毕业)认证。

  不同于其他相关著作,这个系列总是把年少的主人公置于灾难中心,这些灾难, 不仅有“911事件”、泰坦尼克号沉没等人祸,还有1906年旧金山地震、1916年新泽西鲨鱼攻击事件等天灾。

  ( I Survived 系列部分图书封面)

  一开始,这套书只关注一些久远的自然灾害,但随着这套书的流行,作者Lauren Tarshis开始收到一些来自小学生的选题建议,作为回应,她开始围绕今天的小学生也能从新闻或者大人的聊天那里听到的新事件展开写作,比如2011年密苏里州龙卷风、2011年日本海啸。

  而她最大的调整,是增加了人为灾难的比重——比如前面谈到的“911事件”。 这套书的建议阅读年龄是小学2年级到5年级,她希望孩子能借此全面了解平常大人不敢与他们聊起的灾难的更多细节。

  当然了,看完之后,孩子们会意识到,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么危险和残酷——但这一点他们迟早要知道。

  作者Tarshis 说,一开始,她并不打算写这些人为的灾难,特别是“911事件”,光是谈论这件事情本身,她都觉得害怕。但书开始流行后,她每天收到的来自孩子们的邮件里,都有5-10封询问那次袭击。

  她开始请教一些老师和图书馆管理员,这才发现,原来孩子们对那次袭击的始末真的非常好奇,但大人们却没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能和孩子们好好探讨这个话题。

  “我们总是希望保护好孩子,但他们想知道关于这些灾难的更多细节,”Ellen Zschunke,宾夕法尼亚Pine Road School的一名图书管理员,这么评价和孩子讨论悲剧和灾难的意义:“ 我们说得越模糊,他们想知道的就越多。”事实上,孩子们对悲剧的接受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我的学生在读完之后,还会互相传阅。”

  而在写出“911事件”一册后,Tarshis也总结说:“有些时候,只有当我们去研究了某个话题,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它,这种尝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们的恐惧。”直面悲剧,才能战胜恐惧,诚如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所说:“ 我一直努力不过度保护孩子,如果你想孩子体会到各种情感,尤其要让他们体会恐惧。

  有些孩子适合读童话

  有些孩子适合谈新闻

  最后,我的儿子买下了那本书,再后来,他又陆续从老师和学校图书馆那里借着看完了整个系列。这些书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十足,因为它总是先展示整个事件中最震撼人的一幕,然后再解释年少的主人公如何陷入灾难,并最终逃出生天。

  比如 I Survived the Attacks of September11,2001(《从911事件逃生》)开篇就描写了11岁的Lucas目睹了第一架飞机撞上了北塔:

  

 

  “伴随一声巨响,一架喷气式飞机撞上了一座塔的一侧。响声贯彻天际,犹如雷鸣,Lucas周围的人们开始尖叫,蓝色的天空瞬间布满黑色的浓烟和火光。”

  

 

  接下来的章节围绕9月11日前的一些日子展开:Lucas是纽约郊区一个足球小新星,但在遭遇第三次脑震荡之后,他的妈妈和他在纽约消防局工作的爸爸要求他必须退出足球队。心烦意乱的他,在星期二这天逃了课,跑去曼哈顿找他爸爸最好的朋友——Benny叔叔寻求帮助,Benny叔叔也是爸爸的同事,当初正因为他的鼓励,Lucas才开始玩足球。

  第一座塔遭到攻击后,Lucas跑去了消防局,他被安顿在那里,所有消防员则冲往了现场。等第二座塔遭到攻击,Lucas一个人跑了出来,他要找他的爸爸。路上, 他看到被击落而散乱一地的飞机零件,惊恐的路人四处奔逃。他看到他的爸爸就在第一个爆炸区附近,当第一座塔倒下时,有两个人跑过去掩护彼此……

  书的最后,Lucas认识的几个消防员都牺牲了,Benny叔叔中途也一度失联,最后幸运逃生,也受了重伤。后记里,还附上了本拉登的故事和死亡,以及美国在阿富汗掀起的战争。

  如果说作者Tarshis在写这本书时内心充满恐惧,我陪孩子读这本书时,又何尝不是?这可能是因为书里主人公的经历,和我那时所经历的何其相似,就像我前面谈到的, 这套书逼着年少的主人公在极致的灾难中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