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与普通父母的区别,在于“感知”和无为而治的力量

发布日期:2020-08-23 09:29 本文摘要:原标题:智慧父母与普通父母的区别,在于感知和无为而治的力量 文 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本文转自张华素质教育笔记 小时候听苏芮老师唱《跟着感觉走》,感觉旋律很好听: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 到大学的

  原标题:智慧父母与普通父母的区别,在于“感知”和无为而治的力量

  文 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本文转自张华素质教育笔记

  小时候听苏芮老师唱《跟着感觉走》,感觉旋律很好听: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

  

 

  到大学的时候,批判性思维占了上风:怎么能跟着感觉走呢?!一定得有主见,得有自己明确的方向,否则你的感觉可能是错乱的,你的笑容可能只是傻乐......

  再到后来做了记者。自我意识更强了,而且还为主见贴上了所谓价值观的标签,于是更不能允许自己跟着“感觉”走了。

  可是今天,我发现自己错了,错的离谱。我过去一以贯之并引以为豪的东西,突然之间土崩瓦解了。

  一次顿悟,“感知”的力量

  发生了什么事吗?也没多大事,准确来说是一种顿悟吧。这源于和我的领导力教练的一个多小时的闲聊。我们昨天聊的是对时局的一些看法——在今天这样一个剧变的时代,在数字货币与内循环汹涌而来的“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去做一些思考甚至应对?

  果不其然,一个回合的交流还没完成之际,教练就开始说,看起来你为这件事情有一些焦虑,有一些顾虑,并且时常让你分心。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我们先静下来,感知一下自己的情绪和身体……

  大哥~又来了!正念plus吗?我和你说严肃话题呢,你别又让我“打坐”啊。

  不要误会,我请的教练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江湖术士和“仙人”。他和我几乎同龄,在美国读完书后回来,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无论是创业还是讲学,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心理学及太极、中医等,都是通才,爱钻研,并且善于复盘。

  我当时没有按他说的做。他自己倒是闭上了眼睛,嘴里念念有词,哈哈。我也不好意思再絮叨,于是整个房间静了下来,时间好像停止了一样。

  突然之间,我对他说的“感知”一词,有了一种顿悟的感觉:

  1、 感知。介于思考,和行动之间。就像斯蒂芬·柯维《第三选择》的书名一样,你不需要对事物马上做判断,也不需要马上有行动。但它是有能量场的,是有力道的。

  2、 感知是心流的一种练习,是身体通达与精神卓越的必经之路。如果你看到或遇到一个人/一件事,急于下判断,急于去执行,并分别美其名曰有主见和执行力强。你认为“感知”是浪费时间,是磨磨唧唧,是随波逐流,这其实是一种低层次的心智习惯与境界。

  3、 感知是一种放空,却也是一种掌控。就像李小龙说的Be Water,随遇而变,却不断塑造更强大的自己。

  打球与夫妻相处之道

  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来个180度大转弯式的顿悟呢?因为在那一刻,我脑海想到了最近的另外两件事。

  一件是想起我在打高尔夫球,一开始练习切杆的时候,因为总想计算距离,掌控力度,但打出去的球总是或远或近,于是叹气或咬牙说,看我下一杆!然后打得更差。

  这个时候教练对我说,你别去思考,也别急着打,你感知一下,用身体的转动,带着放空的大脑,来享受这个过程,你试一下。没想到这一招真管用。接下来好球频频,教练不断为我点赞。

  另一件事是昨天中午与一位合作伙伴兼好朋友在K11吃了个便饭,我太太也来了。这位朋友是一位女中豪杰,年产值数十亿公司的CEO。

  说到夫妻相处之道,她提及与先生曾约法三章,各自不把工作的事情与情绪带进家门。这个时候,我太太说了一句:张华可不是这样子,他经常在家里跟我说话怪怪的,你认为你在家里还是CEO啊!

  面对这种“吐槽”和“告状”,我下意识喊冤,因为我自认为在公司打造学习型组织,整体的氛围还算是轻松的,民主的,扁平式的。

  但是15秒钟之后,我回放了一下在家里我们沟通的镜头,突然意识到,我,错,了!问题所在是——我缺乏对当下场景,以及对她情绪的感知!

  举个例子,有几次回家后,她说要跟我说一件事情,听听我的看法。但是我听了两分钟,没听懂她到底想说什么,于是就会习惯性说:你能不能先把结论说一下,把问题归纳一下,再慢慢说事情过程…...

  你看,乍一看,我似乎也没有错,因为这样沟通可以更高效。但仔细想一下,我大错特错。她在家里安排三个娃的吃喝拉撒睡及打架,还有上学、放学、假期兴趣班、生病进出医院等等,一天下来很疲惫了。

  晚上夫妻坐在一起,她向我讲述一件事情,在这样的场域下,我的第一要务是:倾听,感知,而不是什么狗屁高效沟通方法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归纳的《爱的五种语言》,分别是肯定的言语(夸赞)、精心的时刻(专注倾听与陪伴)、接受礼物(视觉象征)、服务的行动(做对方想让你做的事)、身体的接触。

  上善若水,无为而治

  以上三件事情,一件是关于个人对时局的思考,一件是关于打高尔夫,一件是夫妻相处之道。无不说明,感知”的必要性,和带给你的收益。相反,缺了感知,轻则像身体缺了维生素,重则像左右脑发育不均衡,严重性可想而知。

  在企业管理过程当中何尝不是如此。当你面对一项业务的突破也好,或面对公司面临的机遇或挑战也罢,你会发现,当初我们崇尚并恪守《精益创业》的理念与方法,独立思考,快速行动,不断迭代,如果单纯变成了“思考-行动”的一种循环,而缺了感知环节,那么机会成本也是不小的:

  1、 你的脾气会变得急躁,但是可能并没觉察到。快速思考与反应有的时候是好事。但有的时候,却可能遮蔽你的双眼,以偏概全,甚至本末倒置。你可以不去像正念冥想一般去感知,但至少可以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2、 你的直率与果断,可能给员工树立了一个敏捷的形象,但是却可能同时滋养着员工的惰性(或许说挤压下属的思考与成长空间),和对你的依赖性。因为你总能第一时间给出判断,并且听起来还是那么有理有据。

  3、 很多时候,slow is fast。当缺乏感知,变成了一种习惯和心智模式,那么无论对于企业的战略,还是流程,还是组织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因为你的企业的“场域”,不再是一个有张有弛的能量场,不再是一个快思慢想的试验田,不再是一个鼓励协作共创的根据地。

  同样,在良性的亲子关系的打造上,也遵从这样的道理。不要急于给孩子答案,更不给孩子贴标签。蹲下身来,把情绪收起来,专注于孩子身上,多倾听,多感知,让子弹飞一会儿,只在关键时刻,给一些支持或“爱的语言”。即使责备,也分场合。这可能需要刻意练习,但为人父母本来就是一场修行,不是吗?

  未来来看,2020年是一个多灾之年。但对有心人的个人修炼来说,却可能是契机。无论是领导力,还是夫妻及亲子相处之道,或是运动或竞技,最好的状态都是:上善若水,无为而治。

  今天再听苏芮老师《跟着感觉走》,心态再一次反转,感觉写的真好:“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