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懂得时间管理并战胜拖延症

发布日期:2019-08-24 09:14 本文摘要:原标题:原来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懂得时间管理并战胜拖延症 文 西林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 学院君说: 正值暑假,家长们让孩子放松、玩耍的同时,还会要求孩子完成一些功课,但孩子们玩得正起劲,常常会忘记本应该完成的功课,变成拖延大王。 家长们为此费

  原标题:原来思维导图可以让孩子懂得时间管理并战胜拖延症

  

  文 西林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编辑

  

 

  学院君说:正值暑假,家长们让孩子放松、玩耍的同时,还会要求孩子完成一些功课,但孩子们玩得正起劲,常常会忘记本应该完成的功课,变成“拖延大王”。家长们为此费了不少心思,到处咨询专家,寻找良方。不过,有没有可能,让孩子自己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一群孩子,就巧妙地使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不仅帮自己重新管理时间,还有效地克服了拖延症。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启发,让自家孩子也一起来活用思维导图。

  

 

  (如果一个人活80岁,线年!)

  第一步

  总结原因,找出“病症”

  在《给孩子的史上最全思维导图实操指南》 一文中,我们列出了8种思维导图的类型与作法。其中的圆圈图(Circle map),是最直接可以用在时间管理上的。顾名思义,内环是想要分析的主题,如拖延症,然后把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写在外环上,这能让孩子快速弄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

  来自深圳的11岁半的Hannah ,就把自己拖延症的原因画了成圆圈图:

  比起圆圈图,多重流程图(Multi flow map)能更清晰地帮助孩子们分析因果关系,下图左边是原因,右边是结果:

  因果关系也可以通过树状图(Tree map)来表现。总而言之,不同思维导图是可以灵活切换的,视孩子的兴趣而定。

  来自辽宁沈阳的11岁半的Summer就画了树状图:

  来自广州的9岁半zivi,就用了头脑图来总结时间是如何在不经意的坏习惯中流逝的:

  来自北京的13岁半的吴天予,用气泡图把自己周末的活动列出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看似任务很多,但其实完成度都不高,原因在于没有紧迫感:

  第二步

  24小时全记录

  抓住无故流失的时间

  用思维导图总结原因,找出“病症”之后,孩子们就可以来系统地看看,自己的每个24小时是怎么用完的。先选定一天,把每一个小时的事情填进下面这张表,让孩子自己学会观察时间都去哪儿了:

  来自广州的12岁半的张乐然详细地记录了周末的每一个小时,由此,他发现自己花了两个小时来起床和吃早餐,原来自己一直是个“起床困难户”。

  来自江苏的8岁半的蔡君宸则用饼状图代替时间表,他用不同颜色来区分自己的活动,比如灰色是睡觉时间、红色是学习时间、蓝色是娱乐时间、黄色是生活时间:

  通过记录,他对自己的拖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用头脑图把自己的心得画出来,分别就原因、解决方法、总结和后续事宜作了一番清晰的计划:

  有一些擅长绘画的同学,就把时间表变成时间盘,比如来自福建福州12岁半的黄若珊就用画图代替列表:

  来自成都的10岁半的Sabrina,就用色彩斑斓的头脑图画出了自己的一天,发现了自己的两个浪费时间的原因:

  1、做作业爱发呆;

  2、出门没有带好物品。

  第三步

  拆分并优化任务,制定时间表

  找到自己花时间的规律后,就可以开始改造24小时了,也就是制作最符合我们需求的TO-DO-LIST(待做事项),它的优先级顺序是:必须马上做>必须做,但可以晚一点>可做可不做。

  例如下图中,前面打了×号的事项,就是我们分析判断后,觉得价值不高、相对次要的事情。

  然后,把筛选过的所有事项先后排列填进表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