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毕业后,我到北京四中当老师(3)

发布日期:2021-11-23 15:42 本文摘要:我想让学生知道真相是什么。在北京市的一节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去做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甲醛和乙醛的区别。 我们做了对比实验,相同条件下,甲醛和乙醛的反应现象完全不一样。这个结果也颠覆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
  我想让学生知道真相是什么。在北京市的一节公开课上,我让学生去做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甲醛和乙醛的区别。

  我们做了对比实验,相同条件下,甲醛和乙醛的反应现象完全不一样。这个结果也颠覆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认识。

  我们中学会给学生讲一些大型的分析设备仪器,像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学生最多听一听,很多老师可能也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东西。但是像我们读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这些仪器是天天用的,所以给学生讲得可能也更真实一些。

  时间过得真快。我成为一名老师已经10 年了。这10 年,我也愈发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多么重要。

  虽然同样的课程已经教了好几轮,但从头再教时,我还是有一些新想法。

  (靳豪在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交流大会上讲课)

  最近,我们正在设计一个新的课,我把它命名为“一只隐形眼镜的诞生记”。

  我们设计这节课的想法,也是源于生活。就像研究生做课题一样,我想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告诉学生隐形眼镜到底是怎么来的。

  平时,我比较喜欢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假期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在家里做饭。高一,我要求他们做四菜一汤,高二要做八菜一汤,厨艺是要有所提高的。

  然后还要学会做豆腐脑。首先是磨豆浆、过滤、降温,接着往里面加卤水固化。其中涉及温度、时间的控制等等,这些都和化学有关。

  不止做饭,甚至像喝水这样的小事,也和化学相关。去饮水机接水,我一定是先接热水,再接冷水。对流时热的往上走,冷的往下走,就变成温水了。如果反过来做,热水比较轻,它飘在冷水上面。在水没有混合均匀之前,你喝一口,会烫嘴的。

  上课,遇到合适的情境时,我都会和学生讲。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学生拥有了这些常识,等他进入化学实验室,会发现很多东西原理都一样。

  在北京四中时,我们不会纯粹地搞应试,高三复习,也会在讲义上花大量时间做减法。每一年都是从过去一年的讲义中删掉很多老的知识点,往里面加一些新东西,绝不会把讲义越讲越厚,而是越讲越薄。这样老师去教也好,学生去学也好,效率是更高的,也能够抓住重点。

  面对各式各样的新名词、新理念、新形式,我认为教师不能自乱阵脚,从每一节常态课的设计入手,也是大有可为的,一味地标新立异、求新而不求真、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譬如,中学化学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但科学和教法却没有边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经典的、传统的话题总能被我们聊出令人兴奋的火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