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前新生院长演讲揭露扎心真相,糟糕的父母永远在替孩子思考(2)

发布日期:2020-12-10 12:43 本文摘要:很少有人能用客观的语言表达,比如我家队友很关注细节,那他就有强迫症。而如果我更在乎细节,那他就是粗心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贴标签的形式表达情绪、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而 给孩子贴标签的结果,往
很少有人能用客观的语言表达,比如我家队友很关注细节,那他就“有强迫症。而如果我更在乎细节,那他就是“粗心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贴标签的形式表达情绪、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给孩子“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让ta朝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因为标签会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从而影响行为。

  一个著名的研究是1968年小学老师Jane Elliott所做的标签实验,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种族偏见,她把班里的孩子按瞳色分成了两组,蓝眼睛组和棕眼睛组。

  随后她告诉孩子一个虚构的事实:“棕眼睛的孩子比蓝眼睛的孩子更聪明”,同时蓝眼睛的孩子需要戴上一条特殊的领巾,坐在后排;而棕眼睛的孩子会获得优待,享有更长的休息时间和喷泉的使用权。

  结果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她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开始对号入座,那些蓝眼睛的孩子渐渐接受了自己“更笨、更普通”的事实,平时彬彬有礼的孩子居然开始对人恶语相向,调皮捣蛋,还把倒霉的事归咎于领巾。

  第二天,Elliott表示昨天说错了,“蓝眼睛的孩子其实比棕蓝眼睛的孩子更聪明”。在互换标签后,孩子们的表现也神奇地反转了!

  这就是标签的力量。负面标签对孩子的消极影响非常明显,如果我们习惯性地用贬义词评价孩子,负面信息会深植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

  但是,正面或中性的标签也会妨碍我们全面了解一个人,例如 “ 厨师 ” 往往代表了大腹便便的形象。

  尽可能客观地就事论事,少说一些负面评价,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孩子才不会被标签带跑偏哦。

  2. 忽略孩子的感受

  身体上的虐待会留下明显的伤痕,而心灵的伤害危害更大,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灵创伤经常伴随人的一生。

  在中国式亲子关系中,“你不懂我”是最绝望的控诉。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情绪,一个不愿听,一个不愿说,真正开口时就应了那句话,最爱你的人伤你最深。一位朋友说,她第一次看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哭了,深深地被别人的家庭氛围刺痛。

  情感忽视是亲子关系中最常见,同时非常隐蔽的一类问题,指父母没有充分,并且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印象最深的是豆瓣上一条关于儿童心理状况的留言:

  

 

  在医院看到很多病童,经常有“好心人”来看他们,他们刚开始还打招呼笑一笑,慢慢地,他们看到“好心人”变得面无表情,有的病童看到摄影机还会捂住脸。

  有一个我印象深刻,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看着摄影师说“不就是要拍照吗,拍吧”。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2岁以下,他们像是动物园里等人来参观的动物一样,他们很清楚那些“好心人”就是来摆拍几张照片,因为他们拍完照就再没来过。

  

 

  这就是大人与恶的距离,人很难从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受到爱。

  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愤怒、悲伤、开心或困惑“没什么大不了”,“小孩子哭哭就好啦”,长此以往得不到回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情绪不重要,习惯性地妥协、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会很难理解自己的感受,也会缺乏同理心,常常感到孤独和失望。

  所以避免发生情感忽视的关键是,帮助孩子理解并接受情绪,温柔坚定地包容他们所有“无理取闹”的情绪。

  每一种情感都是很有用的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传达信息。基于这些感受,我们可能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评判情绪。

  了解自己身体的感觉和心里的感受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即使是30多岁的大人,也没法做到百分百的情绪稳定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