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苛求孩子作业零失误,犹太人这样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发布日期:2020-03-11 11:30 本文摘要:原标题:从不苛求孩子作业零失误,犹太人这样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文 Nana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副主编 线上教学开学快两周了,家长们的反应却不怎么乐观: 孩子上课睡着被抓包、走神跟不上课进度、一节课能喊十几次 妈妈来帮我。可谓是,网课划水一时爽,开

  原标题:从不苛求孩子作业零失误,犹太人这样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

  文 Nana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副主编

  线上教学开学快两周了,家长们的反应却不怎么乐观:

  孩子上课睡着被抓包、走神跟不上课进度、一节课能喊十几次“ 妈妈来帮我”。可谓是,网课划水一时爽,开学考试做文盲。

  把孩子送去学校还好,眼不见心不烦,可一旦在家里看到孩子过目就忘、上课划水的学习状态,家长就容易变得“易怒易暴躁”。

  几节课下来,家长和孩子首次达成了共识什么时开学?

  不得不承认,我们花大精力“威逼利诱”孩子多学一点,其实喂过就吐,根本没有吸收,过不了多久就把学到的知识都丢了。

  这种「听完就背、背完考试、考完就忘光光」的学习状态,也正是教育学博士全声洙,在担任小学、中学和大学三十多年的教职生涯中,发现的问题所在。

  辅导孩子学习和写作业,真的没有更好更高效的方法吗?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找到了犹太学习法。

  在哈佛、耶鲁等名校大学,

  每5个中就有1个犹太人

  提到犹太人,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们都很聪明,那里盛产“天才”。

  福布斯杂志曾报道,世界上前四百万名的亿万富翁当中,犹太人占了60%,但今天犹太人总人口数还不到全世界的9.3%。

  更有数据表明,在哈佛、耶鲁等顶尖名牌大学中,每3-5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犹太人。

  实际上,他们不是天生聪明,而是自有一套培养孩子的做法。包括:对任何事都心存怀疑,具备针对凡事发问的能力;多方阅读,拓展知识;籍由赞美,培育自信;学习多种语言。

  犹太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提问与讨论。

  世界上有30%的诺贝尔奖得主、常春藤联盟学生,都是用一种叫“哈柏露塔”(Havruta)的教育方法教出来的。

  这套方法贯穿日常生活,教出了爱因斯坦、斯皮尔伯格、扎克伯格等各行各业的翘楚,也是犹太民族教育孩子的最高原则。

  “哈柏露塔”的原意接近英文的fellowship,有伙伴关系、友谊的意思,是两人一组,透过提问、回答及反驳来进行讨论与辩论。

  但重点不在于辩论输赢,而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倾听与思考。它注重培养孩子“由内而外地学习”,可以不需要老师,引导学习自主高效学习。

  这种方法,不强调师生关系,而是所有成员以平等的同学关系互相学习与教导。一个人扮演老师,另一个人扮演学生进行讨论,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身份的区别,而是在同等地位中,进行大量的互相讨论学习。

  讨论的目的并非为了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重点在于讨论的过程,也就是问题的设定、逻辑的整合性等。

  相比预习,犹太学习法更注重复习

  哈柏露塔学习方法,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度过许多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所以彼此在心灵上可以有许多交流。

  这也是犹太妈妈骄傲的地方:

  你的孩子能找你聊天超过两个小时吗?

  哈柏露塔学习法下的孩子,可以。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用问答讨论、而非指导纠正,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比如扎克伯格的父母,总是鼓励他解释自己的想法,“真有意思,那么,解释给我听听看吧!”

  扎克伯格的父母,在其成长的路上鼓励他提出疑问,而且以有逻辑的方式与他讨论,无论他提出多么匪夷所思的问题或答案,都不会感到不耐烦。

  提出问题更是哈柏露塔的精髓。

  想要与他人辩论,就得努力提出震撼对方逻辑的问题,看似再理所当然的事,也还是要提出疑问。久而久锻炼成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也具备了创意与创造力的第一步。

  这也是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犹太人从小习惯彼此提问、对话、讨论,敢与众不同。

  在这种“思、辩”的学习观念影响下,他们更看重孩子的复习,而非预习。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课前要预习”,但仔细对比一下“预习”和“复习”,到底哪个更有效率?到底哪个能花更少时间收获更多效果呢?

  犹太人认为复习更重要。相同的内容,第一次学习和第二次学习时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会有极大的差异。

  预习就是一种所谓的“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每个阶段原本都有需要学习的内容,但不少父母就是享受让孩子早一两年学将来的知识,看到孩子比别人“快”就满满自豪。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这些孩子,花大量课外时间学习将来的知识,但在学校上课时却提不起劲,因为课程都学过了,想要认真上课也无法专心。

  “就算大门在眼前关上了,

  也要从窗户闯进去”

  犹太人口中最常出现的两个问题是:你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想呢?如果孩子从来不问为什么,犹太父母会感到很不安。

  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雅隆‧戚凯,现任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 当他的学生要毕业时,他都会告诉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将来可能有一半以上会过时,或被证实是错误的。正因如此,他才会教导他们如何去质疑、去提问、去探索并体验。

  卓越的教育成就和突破性的发展,不是正规教育体系可以一手创造的,学习也不仅限于正式的教室,或是面对面的教学。

  卓越和突破是提问这种文化的产物,也就是以色列常用的「Chutzpa」一词,表示充满胆量、不接受「不」这种答案,就算大门在眼前关上了,也要从窗户闯进去。

  通过提问来和孩子沟通交流,更是一门艺术。犹太父母认为,当孩子答错或犯错时,是和孩子进行哈柏露塔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