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孩子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学再多知识都是无效的(2)

发布日期:2020-10-13 08:46 本文摘要:比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其实前人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这种重演-再现式的探究并不利于孩子进行真正的探究。 真正的探究,是孩子和老师手中都没有说明书,面对一堆积木,需要自己尝试,看每一块积

  比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其实前人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这种“重演-再现”式的“探究”并不利于孩子进行真正的探究。

  真正的探究,是孩子和老师手中都没有说明书,面对一堆积木,需要自己尝试,看每一块积木能有什么用,最后能不能拼出什么来。这也就是非良构探究——探究结果不可预期,探究路径也不清晰,甚至老师也不知道答案。

  郝京华教授还举了个非良构探究的例子:探究常青植物落不落叶,以及落叶的规律是什么?

  在这个探究项目中,不同常青植物之间的习性可能就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桂树和冬青;南方和北方的常青植物的落叶情况也可能不尽相同。甚至老师也不知道这个这些问题的具体答案,因此,孩子可以自己设计探究的方案和方法,而不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既定路线,完成“探究”。

  郝京华教授又介绍了近期设计的“雨水收集”探究项目,不仅涉及到孩子们在学校的真实生活,也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现在倡导雨污分流,因为雨水的污染程度较小。既然如此,学校厕所冲水、浇灌花草的水是不是都可以用雨水代替自来水呢?

  在学校里可以如何收集雨水呢?雨水里又有些什么微生物和物质,用作厕所用水和浇灌用水,有哪些影响呢?

  ……

  整个“雨水收集”项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因为真实情境中涉及的问题往往也都是复杂的。这样的项目,正适合帮助孩子运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

  3. 不要轻易告诉孩子答案

  在没有进行探究项目的时候,科学教育的常见问题之一就是灌输式教学。而在探究项目之中,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点——老师不应急于告诉孩子答案。

  

 

  但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扶,这是很有讲究的。跟老师的教学技巧很有关系,也就是老师应该搭什么样的脚手架,这是教学艺术的问题。

  

 

  郝京华教授说起曾在广州看的一堂课:

  老师让孩子拿一个烧瓶,烧瓶口上抹了一点肥皂泡,孩子把手捂到烧瓶下面,烧瓶口上可以看到肥皂泡泡鼓了起来。

  这时,老师让孩子们解释,这个肥皂泡怎么鼓起来的。孩子们觉得,是因为热空气上升导致的。

  转折就在这里出现。

  有些老师在这时,可能就会直接出孩子们的错误。但这位老师非常好,没有这样做,而是请孩子们把“热空气上升”这个解释画出来。

  接着,老师又问,如果把瓶子歪过来,会不会有泡泡呢?如果把瓶子反过来,会不会还有泡泡呢?

  孩子们自己尝试过后,发现把瓶子歪过来、反过来也会有泡泡,就对“热空气上升”这个解释产生了动摇。

  “这就是老师把‘脚手架’搭得很好的典型例子。”郝京华教授这样评价。

  科学素养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属

  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家庭教育中进行科学教育也很重要。因为当我们在谈论科学教育的时候,更重要的目标即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所谓素养,绝不是仅靠学校培养就足够的。

  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只不过,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对孩子提问是一门学问。郝京华教授用“地球引力”的知识点举了一个例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提问”对孩子的作用。

  “关于地球引力,如果问‘人站在地球上为什么不会掉到宇宙空间去’,那就是傻问题。我会画个地球,问孩子,‘在南极倒一瓶水,水会往哪里流?’很多孩子会画水往下流,而不是往上、往地心流。这就反映出来他们还没有深刻理解地心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