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辅导、不上补习班,女儿照样年级第一:一位藏族母亲的“佛系育儿法”

发布日期:2020-10-08 09:47 本文摘要:原标题:不辅导、不上补习班,女儿照样年级第一:一位藏族母亲的佛系育儿法 采写 十三 (少年商学院 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受访 卓妈(郑州知名中学学生家长) 最近有一组中国陪读家长的数据引起热议: 在4.52亿户家庭中,拥有超过一亿的小学在校生,但 超过七

  原标题:不辅导、不上补习班,女儿照样年级第一:一位藏族母亲的“佛系育儿法”

  采写 十三 (少年商学院 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受访 卓妈(郑州知名中学学生家长)

  最近有一组“中国陪读家长”的数据引起热议:

  在4.52亿户家庭中,拥有超过一亿的小学在校生,但超过七成家长每天下班后辅导孩子作业时间超2小时。

  当不少家庭日常上演着“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成了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因此我很难想象,一位14岁的藏族女孩,从小不上补习班,不需要家长辅导,不是特长生,能在“高考大省”有名的郑州七中多次获得年级第一。

  这位女孩叫做德吉雍卓,刚上初三,从小在郑州长大。她小学时成绩不太拔尖,却是学校厨艺社的社长;初一入学考试一鸣惊人,考得全级第一;今年刚上初三,在疫情期间的大半年里,连续三次大考仍然在年级名列前茅。

  前不久,德吉和妈妈(以下简称卓妈)刚送走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姐姐。卓妈平时总是戏称,德吉是自己的小闺蜜,姐姐是大闺蜜。

  这个有爱的藏族家庭背后,离不开卓妈和卓爸的“分工明确”。一方面,卓爸主要给孩子提供大方向的指导,卓妈则教孩子做人、自立;另一方面,两夫妻从不插手孩子的作业,认为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

  德吉强大的学习自主性从何而来?卓妈夫妇是如何做到“袖手旁观”的?德吉家不辅导孩子作业的案例可复制吗?今天就来分享这一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如果您身边有类似的教育创新案例,欢迎向我们留言推荐。

  演员妈妈也“陪读”

  德吉小学时就读于家附近的一所普通公立学校,现在则在郑州知名的第七中学(初中部)就读。她从小表现出的强大的自主学习力,一是离不开卓妈在其小学前陪伴阅读的习惯,二则得益于卓妈夫妇传递的“学习是自己的事”这一观念,也就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

  这两件事看似“烂大街”,实则是可复制、易操作的。

  一切还得从德吉3岁那年说起。

  当时一家人还在拉萨生活,姐姐在读一年级。从姐姐学了一年也不识几个字、拼音一塌糊涂,卓爸深刻感受到西藏的教育资源有限。在他的坚持下,作为舞蹈演员的卓妈办了内退,一家四口从拉萨搬到了郑州。

  到郑州后,卓妈看到周围的家长都在给孩子读绘本,她便学了起来,在图书馆办张借书卡,每周借上六七本,睡觉前带姐妹两读半小时。

  大家都知道绘本有图案丰富、文字简短等好处,但卓妈给孩子讲绘本时,时而穿插着自己年轻时的求学和从艺经历,以及西藏亲人的故事,让读绘本不只是书面上的事情。

  母女三人读到感人处,经常抱着一起哭。更多时候,德吉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

  没想到,这一读便一发不可收拾。到德吉上小学时,她已经养成每周去图书馆借书的习惯,从书中获取新知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早期建立阅读习惯为德吉后来学习的求知欲打下了基础。

  至于德吉上小学后的学习,卓妈曾担忧过,因为卓爸没时间、自己能力有限,两人辅导不了孩子学习怎么办?

  原来,卓爸早年在飞行学院工作,常年出差,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个月才回家一趟,忙得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学习。而卓妈11岁时便独自到上海学习舞蹈,没怎么上过文化课。她清楚自己能力有限,干脆便不辅导。

  他们最常和德吉两姐妹说的话便是,“学习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责任,要努力学,至于后面学成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自己有要求,再付出行动。

  每当德吉遇到不会的题目,卓妈帮不上忙,便让她做个标记,回学校请教老师。就连听写作业,也是德吉用手机录一遍,再边听边写。

  因为没上课外补习班,父母也没法辅导具体学科,德吉经常琢磨一道数学题就能花二三十分钟。卓妈常调侃她是家里最忙的“总理”。

  使命感是最好的老师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每个不强求成绩的家长都能教出自觉学习的孩子。除了从小阅读的习惯,德吉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坚持得益于“使命感”的建立。

  每次遇上卓爸回家,一家人在饭桌上聊起各地的故事,特别是西藏和郑州两地的差异。

  一颗使命感的种子逐渐在德吉心里生根发芽: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当藏族同胞的第一名,将来为藏族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再有能力了,她要为整个社会、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吉对于未来目标的坚定,不仅停留在想想而已。

  初一入学不久,在妈妈的引导下,德吉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未来的求学目标,并贴在房门上:中考考上复旦中学,大学去看看北大的未名湖,再争取到剑桥读研。

  卓妈对此解释道:“从拉萨到郑州,我们已经换了个环境。但她(德吉)还希望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每个阶段换个城市,上海、北京、剑桥,去更大的地方学习,再回来帮助西藏的小朋友。”

  在卓妈看来,德吉身上强大的自主学习力可由两个公式组成:

  

 

  求知欲+使命感=自主学习力

  其中,求知欲=阅读习惯+责任感。

  

 

  可以说,早期建立了阅读习惯,德吉不排斥学习,适应上学的任务没问题;在学习中慢慢得到正反馈、明确目标后,德吉更有动力专注学业,不为外界事物所干扰。

  问题是在这个过程中,光靠卓玛夫妇说几句“学习是自己的事”,德吉就能如此顺利地建立对学习的责任感吗?

  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

  来源于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与其说卓妈夫妇迫于时间、能力等原因,有意无意地培养德吉对学习的责任感,不如说,他们一开始就看得更远,重在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品格和能力。

  卓妈早年做舞蹈演员时,经常跟着舞团到欧洲各国演出。后来她回想起国外孩子的成长状态,再对比河南孩子的应试压力,感慨道:“还是希望孩子多接触不同的东西,将来有选择的空间和能力。

  正如马云在前不久的开学演讲中提到,两百年以前,我们面临的是选择的稀缺,而未来孩子面临的是太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