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新纪录片《杜甫》,只为让孩子铭记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3)

发布日期:2020-04-18 10:26 本文摘要:3、55岁重新颠沛流离 762年春,在战火未熄的情况下,新皇帝去世。又一次战乱,大军压境,杜甫又上路了,现在的他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穷困潦倒的难民生活已经让他吃尽了苦头。此时他来到了长沙。 长沙对杜甫来说是一

  

  3、55岁重新颠沛流离

  762年春,在战火未熄的情况下,新皇帝去世。又一次战乱,大军压境,杜甫又上路了,现在的他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穷困潦倒的难民生活已经让他吃尽了苦头。此时他来到了长沙。

  “ 长沙对杜甫来说是一个避风港,就像二战时沦陷后的卡萨布兰卡。”

  在长沙,杜甫获得了短暂的安定,尽管生活依然困苦,但他也迎来了自己“创造力最惊人”的时期。不过,因为长沙城内的一场动乱,杜甫再次被迫逃难,

  战乱加持,失去依靠,疾病缠身,极度穷困,在这种种逆境的摧残折磨中,他也迎来了自己“创造力最惊人”的时期。他于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四年,767年,在夔州作出了一首震撼古今七言律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到底有多厉害?

  我国明朝时期的学术巨匠胡应麟曾评价过杜甫的这首七言律诗,他这样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