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延、没时间观念,只因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发布日期:2019-10-17 11:03 本文摘要:原标题:孩子磨蹭、拖延、没时间观念,只因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文 乔小麦 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作者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 最近,有个话题上了知乎热门: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作业还没有完成,你会让孩子熬夜做完作业吗? 选择作业孩子休息不好

  原标题:孩子磨蹭、拖延、没时间观念,只因父母没做好这件事

  文 乔小麦

  多平台育儿领域原创作者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最近,有个话题上了知乎热门: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作业还没有完成,你会让孩子熬夜做完作业吗?

  选择作业孩子休息不好,选择睡眠孩子作业完成不了,第二天还会堆积更多作业!这“一盘死棋”怎么解?今天这篇文章作者提出的新角度,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开学一个多月,关于老母亲陪作业的故事、段子已经满天飞。孩子依然是那些问题,要么爱玩,拖延作业;要么写起来非常慢,不盯着就做不完;还有的写起作业就各种名堂,得跟着斗智斗勇。

  各式各样的问题,能用的招数都用了,甚至打了骂了,孩子依然老样子,如何是好?

  与其操碎了心,不如让孩子为自己负责,以时间为奖惩就是个好办法。

  早点写完就多玩,晚点写完就少玩。时间是孩子自己的,赢得时间还是失去时间都是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时间最为即时,立马可见。

  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小动物,即时性最重要,如果做一件事的好处或坏处都在未来,那就没什么激励作用。

  跟孩子说快点写作业,学习好将来才有好工作,那基本等于没说;说期末考好了给你买玩具,也只有一丢丢作用;说总共3小时,1小时写完,玩2小时,2小时写完,只玩1小时,立刻见效。

  这就是快点写作业带来的当下的好处:为自己赢得自由时间。有段时间由自己支配,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掌控感让孩子更自主。

  同样,如果浪费时间,那自由也相应变少,而且还要承担“没时间”的后果,或是牺牲睡眠赶作业,或是面对第二天老师的批评。有了这些自然惩罚的体验,孩子就会自行调整自己的行为。好比摸到火炉就会被烫,那他自然不会再摸。

  那么,写得越快就是为了玩得越久吗,这样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心里有数

  你可能会说,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啊。其实,养成好习惯不难的,孩子也不傻,他可以做做表面功夫,每天定点定量学习,但就不往心里去。

  所以,关键问题是,怎样让孩子对学习真正上心?

  我们常说孩子要自觉,自主,说的就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管理就是心里有数,他知道自己的作业有多少,要写多久,已经完成多少,还需要多久,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会,这就是自主状态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不是一放学就写作业,玩一会儿再写也没问题。每天学多久也无需规定,孩子会根据作业和自己的状况进行评估,自行安排时间。

  这时,管理时间只是表象,自我认知和评估是内核。孩子管理的不是他的时间,而是自己的学习状态。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理想孩子”了,孩子能做到吗?

  有两点,一是对自己的状态有自我认知,就是清楚自己的现状。这对小孩来说很不容易,许多孩子,问他“你学得怎么样”,“你哪里学不会”,“有什么困难”,他们都是懵懂不知的。

  另一个是对自己的成就有自我要求,就是清楚自己想怎样。有的孩子要求自己考第一名,有的不在乎名次,只是简单地不想落后。只要孩子对自己有期许,他就会自我调节,就可以有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自我认知是自我管理的基础

  父母要做孩子的“探照灯”

  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有如下阐述:

  

 

  研究表明,稳定的自我觉知为2岁之后努力控制的组织和稳定性打下基础。

  那些经常得到父母疼爱和耐心鼓励的儿童,自我控制发展得好一些。

  2岁末,语言开始成为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幼儿期,语言使得儿童能够谈论自己的主观体验,同时开始关注评价中的自我,开始形成自我概念。

  在整个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儿童多方面的能力相关,如乐观、自控、坚持性、合作、高自尊、社会性和道德成熟、良好的学习成绩。

  

 

  这几句话通俗地翻译过来就是,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从很小就开始发展的。父母多疼爱、多鼓励,同时高要求并坚持执行,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语言对话能让孩子形成自我概念。

  举例子说明一下。

  先说自我认知。

  孩子的自我认知需要语言来发展。

  孩子认知水平很有限,做一件事自己是个什么状态,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我们来当“探照灯”,经常给些提示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状态,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这样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化。

  比如:

  

 

  你忘记了是吗,需要再翻翻书吗?

  你担心自己说错,是吗?

  你觉得这个公式很抽象,不好理解。

  你不喜欢跟他们玩是吗?

  你不是故意要捣乱的,老师批评你,你有点尴尬,有点难堪,这很正常。没关系,没关系。

  ……

  

 

  所有这些对孩子状态的询问和描述,都是提示孩子“向内看”,获得自我认知的意识。

  平时这样的对话多了,孩子就会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状态,也开始感知自己的变化。如,“刚开学的时候我不熟悉,很害怕,不想上学,现在我不怕了,很喜欢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