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会共享金牌到孩子 “众商”的培养,学会团结比当第一更重要

发布日期:2021-08-23 10:10 本文摘要:原标题:从奥运会共享金牌到孩子 众商的培养,学会团结比当第一更重要 文 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FT中文网专栏作家 首发于FT中文网专栏EduBlank教育的留白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出现了第一块共享金牌因为意大利选手坦贝里和卡塔尔选手巴尔希

  原标题:从奥运会共享金牌到孩子 “众商”的培养,学会团结比当第一更重要

  文 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FT中文网专栏作家

  首发于FT中文网专栏“EduBlank教育的留白”

  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上出现了第一块“共享金牌”——因为意大利选手坦贝里和卡塔尔选手巴尔希姆在决赛中都跳出了2米37的好成绩,且随后都选择挑战2米39的高度却双双失败,按照规则,他们可以加赛也可以选择共享金牌,最后两人与裁判进行商议,决定不再一决胜负,而是选择共享金牌。

  英雄惜英雄,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更是对今年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上“更团结”的绝好诠释。比赛未必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团结与友谊有时比金牌更值得可贵。

  我们平时经常讲要从小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智商、情商、财商等,其实,有一种“商”被我们轻视了,甚至忽略了,那就是“合作商”,或者叫做“众商”。在全球化趋势遭遇挑战和社会矛盾突出的今天,这种“商”更应当被重视。

  “必须目标明确,必须学会合作”

  有一年,马云在乡村教师颁奖典礼暨《重回课堂》的演讲中,说了这么一段话。

  

 

  团队就是不要让别人失败,不要让你的合作伙伴失败。

  什么叫做团队建设,你说了半天道理没有用,踢了足球以后,你永远不给别人传球,就没有人愿意跟你玩,这个人就知道什么叫团队。打篮球的人只知道自己往里面灌,抢了球就往里面跑,没有人愿意跟你玩。

  中国大部分都是三口之家,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没有学会什么叫做团队合作,我们怎么和世界合作?

  

 

  德国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出了名的,看看德国的国家足球队就知道了。“德国战车”有着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不单独依赖某个人的出色能力,而是依靠团队严丝合缝的精诚合作。

  世界 500 强企业德国 SAP 公司创始人迪特马尔·霍普(Dietmar Hopp)和搭档哈索·普拉特纳(Hasso Plattner)于 1972 年创业。酷爱足球并收购过足球俱乐部的霍普曾说:“我在实践中认识到,每个人的身上都镌刻着体育的印记。我们必须系统地工作, 必须目标明确,必须学会团队合作。”

  如果到德国的中小学和大学观察一下,你会发现“团队合作精神” 简直流淌在德国人的血液里——小学生读一本书或做一个项目制的阅读活动时,老师一定会布置一个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事情,譬如撰写读书报告等;有时还会让四五年级的学生到一二年级的班级,担任“小老师”或“助教”。

  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教是最好的学”;二是年龄相差不大的孩子在一起,有天然的亲切感与代入感,也可以锻炼高年级孩子的责任意识。

  当我们说到“德国制造”时,一般是指工业行业,会想到科学的分工、流程与评价体系,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每个人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彰显鲜明的个性。实际上在工业之外,我觉得德国足球与德国教育,同样也是“德国制造” 的代表。

  2015 年, 在德国柏林,一个名叫“WeQ”的基金会成立。顾名思义,WeQ 就是“我们商”“合作商”或“众商”。从个人才能到团队智能, 这是孩子面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必须重视或转变的思维。

  马云说中国的孩子缺乏“众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 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鼓励“露拙”的,所以在小组讨论中,经常会发生大家都沉默不语的现象。明明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却 变成了“三人行三个哑巴”。

  其中,一个人会想:“老师和父母告诫过我,要想好了正确答案再说。”

  另一个人会想:“我还没完全想好,说出来如果大家觉得不好多丢人啊。”

  最后一个人会想:“这么简单的题目,我早想好了,可我就不说,我才不愿意和他们合作。”

  “自认倒霉”不是积极的处世态度

  那好,我们换个思路。如果包括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共享金牌”,和我们日常鼓励孩子要团结互助,都是最终达到了或希望达到 “1+1>2” 的效果的话,那么现在,假设你孩子的一位同学向你借了 100 块钱,现在这位同学还钱有困难了, 这时你会发现,如果不选择合作,你的利益就一定会受到损失。

  这个时候,你和你的孩子会怎么办?

  部分家长的处理方式很简单,他们可能会告诉孩子:“以后别借钱给这种同学了!吃一堑,长一智!”问题在于,请问“一智”到底长在哪里?“自认倒霉”等同于无奈、认赔、放弃,这给孩子传递的并非积极的处世态度。

  针对这种情况,想一想欧洲父母或日本父母可能会怎么做。借助众商的思维方式, 我有 3 个建议。

  一是重新厘定还钱事宜。

  譬如:之前是一次性还清 100 元,现在,可以商定每个星期还20 元,分5次还完。这个过程要有“公证人”, 同时要和小伙伴商定好,改为分期还款后,是增加利息,还是看在同学情面上只还本金?另外,要商定是否需要“抵押物”。

  我的一位在荷兰的朋友说,荷兰有一家像少年商学院一样致力于启蒙孩子用积极的方式解决一些复杂问题的专业财经素养提升机构。其中一个训练就与“欠债不还”的案例有关。她说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表现超乎想象。

  8 岁的孩子A提出,若同伴B无法偿还债务,就需要把一双足球鞋拿给自己穿。给孩子A当“公证人”的是孩子A的10岁姐姐,她立马提醒 :“不行!还款期限是3个月,你的脚长得那么快,之后还不了钱,就算别人把鞋给你,你也穿不了。这是无效抵押!”

  在场的家长都笑了,惊叹于孩子居然连“无效抵押”这个词都说得出来。

  二是为小伙伴出谋划策,一起创造还钱的可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孩子与欠钱的同学合作,帮他创造还钱的可能方式,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

  例如,可以帮助小伙伴找到一份“工作”——帮助学校门口报刊亭卖小人书的阿姨。让小伙伴每天下午放学后,在摊位前帮着向路过的同学介绍新书、解答疑问。如果阿姨支付报酬,那么这报酬就用来还你借的钱;如果阿姨觉得支付报酬不妥,用等值的小人书作为辛苦费,那么这小人书最后归你所有,你还可以到摊位挑自己喜欢的。

  三是和孩子进行一次沟通交流,针对这一事件明确借贷关系的本质。

  首先要向孩子明确一个观念:借钱不是救助,而是帮助!借贷双方是合作关系而非对立关系,因为对立只能“双输”。这个观念必须从小开始树立,帮助孩子不把金钱和人情混在一起,债务关系的确立是立规矩、履行责权的谈判协商。

  同时要和孩子讨论,以后再遇到这类事情,如何在早期进行判断,正可谓“授人以渔”。再有小伙伴借钱,在决定借不借之前,必须问清借钱的理由和还钱的可能性:

  对方是不是一个已经有债务甚至欠钱不还的人?对方借钱的真实用途是什么?对方的偿还能力怎么样?如果对方用零用钱还钱,那么对方父母对其零用钱管控的规则是什么?

  上述案例即使没有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也可以和他开展一次头脑风暴。一个核心思路是:前期做好调研,谨慎决策;中期心态平和,重谈条件;后期出谋划策,创造可能。

  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孩子都需要以这种思考方式明白契约精神以及双方的权责与后果,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面对孩子向你借钱该如何“合作”

  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繁的现象,应该是孩子向父母借钱。很多时候父母会规定子女每个月零用钱的标准,但总是有特例。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建议同样有3 个:

  » 要规定特例出现的频次,并且孩子必须为特例提出书面申请。

  » 作为父母,不能支付全部费用,最好有个“配比”。

  譬如这个月孩子申请买个玩具要500元,配比如果是8∶2,那么孩子就需要自己出100元。他可以用压岁钱,也可以预支零用钱。那么,如果孩子每个月的零用钱是 200 元,他下个月就只能领到100 元。

  » 如果孩子不愿意提前透支零用钱来配比,那么你可以和他商量一个其他支付方式,譬如通过做家务或辅导弟弟妹妹功课来实现,抵用这种“时间货币”。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这不会让孩子掉到“钱眼”里吧,这不会让孩子将家庭关系理解成雇佣关系吧?我认为父母所借用的方式只是一个载体,只要我们的内心是以爱为出发点的,行为是以建立孩子的契约精神和好习惯为重心的,就不必太过担心。

  好的教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算是激发孩子由内而外地变化,转变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无论如何,成长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在提升孩子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父母是第一启蒙导师。世界终会犒赏用心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