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有哪些,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8-10-10 08:35 本文摘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有哪些,是什么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阅读文章,课外也读了一定数量的材料,但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原因何在? 该怎么解决?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有哪些,是什么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很多阅读文章,课外也读了一定数量的材料,但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原因何在? 该怎么解决?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高夫( Goudgh) 提出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the bottom - up model) 。他认为阅读是一个解码(decording) 的过程,作者用文字、符号并应用一定的语法规则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编成语码,阅读者必须把语码解译。解译的过程是:读者从最小的单位——字母和单词(从底层或下层) 识别开始,逐步弄懂(在顶层或上层) 较大的语言单位——短语、分句、句子和语篇的意义。不言而喻,阅读理解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语言方面的问题(何广铿,1996) 。这个模式低估了阅读者的主动作用,没有把阅读者看作是信息的积极处理者。

  哥得曼( Goodman) 提出了自上而下模式(theup - bottom model) ,即心理学阅读模式,他把阅读描绘成为“一个心理的猜测游戏”。按照这个模式,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章中的提示( textualcues) ,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何广铿, 1996) 。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猜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学生容易滥用预测能力,忽略对文章中具体字句的理解,从而把读者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作者身上。

  什么是图式? 图式( schema) 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图式一词最早见于哲学家康德(Kant 1871 ) 的著作。英国心理学家巴利特(F Burlett 1932 ) 认为图式是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20 世纪70 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 ERumelhart) 把图式概念发展为图式理论( PatriciaL. Carrell &Joan C. Eisterhold ,1988) 。鲁梅尔哈特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是由三种图式决定的: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 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 。

  语言图式指的是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Patricia L. Carrell &Joan C. Eisterhold ,1988 :4) ,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就无法利用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但是,如果过多地强调语言图式,就会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范畴,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被称为主题图式。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或文章片段时,往往要预测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主题,读者就能猜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一般来说,对文章主题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请看下面一段短文:

  读者读后未必能知道moai 究竟是什么? 这里的外星人、石头上雕刻的文字指什么? 而与汉语的书写汉字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问题都集中到文章的主题上,一旦读者知道该文描述的是“智利复活节岛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历史古迹,即1000 余尊巨大的半人身人面石像”,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内容图式的激活在阅读理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作者想当然地认为读者与他们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图式知识,而如果读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理解中就会遇到困难。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忽视内容图式的积极性,殊不知许多学生英语阅读的失败往往是因为缺乏内容图式造成的。

  修辞图式指的是有关各类文章篇章结构的知识。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结构才能被有效地表达,例如,政论文章通常是比较型的,科技文章通常是问题解决型的,历史文章通常是时间型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调用了相应的修辞图式,就能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由此看出,图式阅读理论认为: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以下两种阅读过程:TDP ( Top - down Processing) 即“自上而下过程”,BUP (Bottom - up processing) 即“自下而上过程”。研究发现,在阅读过程中,两种策略常常交替使用(王初明、Bill Winser. 1996) 。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保证读者能发现新信息和发现与自己假设不同的信息,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帮助读者消除歧义并在可能的意义方面做出选择。鲁姆哈特的这种相互作用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 也称为图式理论模式(the schema theory model) ,是一种较能全面地解释阅读理解过程的理论,它揭示了阅读的实质是读者大脑已存的知识和文章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文章本身不包含着固定的意义,文章只向读者提供怎样利用他们大脑已存在着的知识来重构文章的意义的方向。这种知识的不同有可能造成对文章理解的不同。人们大脑中存在着对客观世界的了解,这种知识结构称为模式。所以,一个人在大脑里的模式越多,越完善,在阅读理解时被调用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有可能保证对文章意义的正确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词句,却无法理解全文的意义。图式阅读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是:一个读者不能正确理解一篇文章的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读者不具备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二是读者虽然具有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但作者提供的线索不足以激活读者的图式;三是读者自以为读懂了文章,但却误解了作者的意思。

  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常常不具备相关的图式知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图式知识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我国学生阅读的多是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章,因而他们对目的语的接触和了解极为有限;二,图式知识具有很强的学科色彩。一个读者,无论他(她) 涉猎多么广泛,都很难及时了解到现代社会不断涌现的新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在阅读专业性颇强的文章时,如果读者不具备该学科的知识,自然也会感到理解困难。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因而英语阅读课教学应着重于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建立和调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围绕语篇结构,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深层意义、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意图等进行深刻领会的本领。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建构多元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该模式遵循“着眼教材,重视整体,逐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指导学生先整体感知,表层理解,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大力度,循环加深,最后整体推进,深层理解,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操作如下: (1) 阅读准备:引出话题,布置任务,熟悉话题,预测词汇(用图示、读标题猜意、介绍背景知识等形式为学生阅读做准备) 。(2) 阅读过程:整体把握, 整体粗读,领略大意(训练略读、找读、跳读等技巧) ,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根据所读内容判断真伪、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等) 整体重读,深层理解,掌握语言结构。(3) 阅读输出: 活化教材,创造思维,复述所读内容,改编所读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针对材料中的某个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等,写摘要、改写或为文章续尾等。该模式在目前的英语阅读课堂中较为常见,模式流程清晰,可操作性强,它注重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来挖掘教材中的含有跨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内容的语言现象,特别适合基础阅读教学。

  该模式遵循“科学指导、激发兴趣、学会读书”的原则,使阅读走出教室、走出课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基础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多元需要。鼓励学生提出追问性的问题,师生在相互参与、探究和交流中共同开发课程。英语阅读的资源可以包括英文报刊、杂志、有声读物和视听读物( VCD , MTV , Video tapes , etc.) 等材料。开设英语拓展阅读,增大阅读视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模式如下: (1) 课前:广泛阅读要求学生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查阅、收集有关资料。(2) 课中:深入阅读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吸收、归纳、推理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弦外之音”。展示反思要求学生充分吸收阅读信息,并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判断文章的价值,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 课后:协同作业, 通过大量的有关练习,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学会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该模式遵循“合作学习,自主创造,张扬个性”的原则,是一种网络环境下的极具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阅读、获取、整理和表达,在学习的同时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因此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把阅读的空间还给学生,把阅读的欢乐还给学生”。模式如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辅导材料,设计恰当的学习任务,提出有诱导作用的问题,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或确立研究主题,并通过查找、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探究的方法,在交流成果时学会展示自我和科学的评价。由于该模式要求使用“网络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等新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挑战,是学习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