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为什么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到新冠病毒?我淡定地打开这本书(3)

发布日期:2020-06-21 09:02 本文摘要:嗅觉感受器与鼻子中的气味分子作用,引发神经元反应,进而触发气味的感知。 有些人的 OR6A2 基因出现突变,就会对香菜中的一种醛类化合物很敏感,可能是这些人强烈厌恶香菜的原因之一。 这种习性由于受到基因的影响

  嗅觉感受器与鼻子中的气味分子作用,引发神经元反应,进而触发气味的感知。有些人的 OR6A2 基因出现突变,就会对香菜中的一种醛类化合物很敏感,可能是这些人强烈厌恶香菜的原因之一。这种习性由于受到基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

  再来看同一期里的《人都是习惯性动物吗?》,里面向读者介绍了“习惯的回路”这个科学术语,同样是用科学原理和数据说话,论证一个人文的观点。

  而在同一期里,又有一首诗,用另一个生活实例——晒棉被和诗意的语言,反过来解释“习惯的回路”这个科学的原理。从人文到科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人文。但是,在这个回归和循环的过程中,读者对于习惯的回路,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少年时》里,文理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是可以纵横驰骋的。

  人文的观点,有了科学的基础,更加经得起推敲;

  科学的原理,有了人文的描述,更加有趣和容易理解。

  这就是“科学思维,人文素养”的宗旨。

  和世界顶尖大脑共同关注人类命运

  塑造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少年时》的主题挑选的大多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前沿科学和技术,而且致力于在科学家和相关专家里,收集他们对未来的前瞻性的观点。他们预测的未来几十年后的情景,就是我们的读者将要生活和工作的世界。

  这些专家学者包括:

  让·皮埃尔·博笛,宇宙物理学家,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现为《少年时》常驻作者、科学顾问。他认为,向孩子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是可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文章或科普读物可以给儿童带来扎实的科学知识,而不是表面肤浅的感觉。

  哈利•莱文,肯塔基大学教授,从事有关阿尔兹海默症的研究。他认为,对科学过程和科学原理的基本认识相当重要,这是人们在如今科技驱动型社会活动中参与决策的前提。那些缺乏这种背景知识的人将会失去决策的机会。

  陆绮,韦恩州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博士,现在从事光遗传学治疗失明的研究。她非常认同《少年时》的风格,现在为《少年时》创作和绘制专栏“为科学图片填色”。希望能在前沿的脑神经科学领域,将珍贵的种子传递给小读者。

  张文清,材料物理学专家、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研究院副院长。他认为科普与人文需要相互交融。一个人既需要能静下来深入研究一个点,同时涉猎面又要足够宽。这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是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做到,所以主动读书和主动学习越来越重要!

  比如,《少年时·地球水资源》这本,不仅仅讲了地球水循环的原理,还让孩子们看到地球上的水正在发生着怎样触目惊心的变化;但它不并不让人沉浸在悲观的情绪里,而是试图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开源”和“节流”,探讨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少年时》不仅仅是给孩子科普那些他们不知道的科学知识,更是通过收集各个领域前沿的科学家们的前瞻性观点,让孩子可以在阅读中学习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塑造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