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近视率连年攀升:父母一个简单的举动,可以降低这个数字

发布日期:2020-06-10 08:50 本文摘要:原标题:6岁孩子近视率连年攀升:父母一个简单的举动,可以降低这个数字 文 马娜 纽约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多少年时(ID:xiaoduoui) 学院君说: 前些天是全国爱眼日。谈起保护眼睛,尤其是预防儿童近视的话题时,相信很多家长就会紧皱眉头

  原标题:6岁孩子近视率连年攀升:父母一个简单的举动,可以降低这个数字

  马娜

  纽约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多少年时”(ID:xiaoduoui)

  

 

  学院君说:前些天是全国“爱眼日”。谈起保护眼睛,尤其是预防儿童近视的话题时,相信很多家长就会紧皱眉头。现在孩子的课业压力那么大,前不久还连续上了好几个月的网课,“爱眼”这个话题,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家长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关于近视及其防治的话题。

  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马娜。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获得纽约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纽约州立大学下城医学中心接受了为期四年的眼科住院医生培训。住院医生之后又接受了一年的神经眼科和整形眼科的专科培训。

  目前我的工作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诊所的经营;另一部分是在一家政府医院教授住院医生整形眼科临床及手术。

  很多人可能会犯疑惑,为什么一个整形眼科医生会坐在这里和我们一起讨论近视及其防治呢?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在纽约这个大环境当中,众所周知纽约是一个移民城市,虽然说包罗万象,但说中文的眼科医生并不是非常多。作为父母的第一代移民,不管英文水平是怎样,永远都是希望,如果有可能尽量能够用自己的母语和孩子的眼科医生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随着现在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近视及其防治,现在在我的临床工作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另一个原因是个人因素。我有两个孩子,老大从6岁开始就被诊断为近视,最早只有125度,但是它的进展非常的迅速,每一年都超过一百度的进展,到他9岁时已经有500度近视了。

  作为一个眼科医生,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近视一年一年在自己手上加深,加深到9岁500度,我的内心是非常绝望和崩溃的。

  咱们中国有一句古话说:久病成良医!

  也就是说当一个病人被诊断为某一类疾病的时候,出于对个人自身健康的顾虑和关切,会通过各种渠道查询与这一类疾病相关的所有的资料,包括这个疾病的发病机制,这个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不断的跟踪报道。

  久而久之,患者会成为这个疾病领域的最好的医生。这个道理在我这儿也同样适用。

  作为一个近视患者的母亲,她是最想知道怎么样可以防治近视。

  自从我的孩子被诊断为近视之后,这些年来我咨询了所有我可以咨询得到的儿科眼科专家和导师,同时我也查询了所有我可以查阅得到的文献,在阅读文献当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我会把这些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我的临床工作当中。

  关于防治近视,我也很愿意把我这些年查阅文献的一些心得,以及我临床生活临床工作当中的一些体会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分享。

  什么是近视?

  近视的诊断其实非常的简单,很多家长在把孩子带到我的诊所之前,自己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家长通常到诊所里会告诉我:我觉得我孩子可能是近视了。他总是眯着眼睛看远方,最近我发现他看电视坐得离电视机越来越近,简直是要坐到电视机跟前他才看得清楚,所以我觉得多半他已经近视了。

  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诊断十之八九是正确的。

  近视,简单地说就是看远是模糊的,看近的时候是清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眼球的结构。

  通俗地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眼球想象成是一个照相机,外界的环境物象通过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球,也就是照相机的镜头里,被眼球聚焦以后形成一个聚焦点,投射在我们的视网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底片上,形成一个视网膜感受得到的图像。

  用照相机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如果镜头不聚焦的话,那么底片上出现的像是模糊的。同样道理,如果眼球聚焦的焦点不正确,那么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就不是清晰的,而是模糊的。

  为什么有的眼球聚焦会出现问题,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呢?

  这点我们要借助一下高中的物理知识。

  虽然说我们的眼球是一个高度精密、高度协调的器官,但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凸透镜。

  我们都知道凸透镜有一个聚光的功能,也就是说当平行光线进入到凸透镜以后,凸透镜的聚焦功能发挥作用,会把所有的光线聚集到镜片另一侧的焦点上,凸透镜的聚焦功能越强,那么聚焦的焦点将会离镜头的光学中心越近,这个聚焦能力有一个衡量单位叫做D,英文叫做Diopter。

  从凸透镜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眼球可以简化为一个具有60个D的凸透镜。当我们注视远方的时候,远方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相当于是平行光线,进入到眼睛以后,被这个60个D的凸透镜聚焦,如果聚焦中心正好落在视网膜上,那么这样的眼球成像的视网膜的图像就是清晰的。

  如果相对眼球的聚焦能力来说,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聚焦中心将会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在视网膜上就不能成为清晰的图像,这种情况叫近视。

  简单地来说,近视也就是说相对于眼球的聚焦能力来说,眼球的前后径太长了。

  而当我们注视近处的时候,近处的物体发射出来的光线比从远处发射出来的光线相对来说更加发散,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眼球有更加强大的聚焦功能,才能够把物体成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成为一个清晰的图像。

  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眼球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看近的时候,通过我们眼部有一个肌肉叫做睫状肌收缩,晶状体会变厚,我们的眼球就会从平常的60个D可能会变成63甚至65个D,甚至更多这样的保证我们能够看近处的时候也能成一个清晰的图像。

  正常情况下,人体越年轻,这种聚焦变化的功能就越强。也就是说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平均每一只眼球能够从60D可以变到75甚至78个D;而在我们60岁的时候,这个功能几乎就完全丧失了。

  那么这种时候再看近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眼球不能从60D变成63D,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在我们的眼前加一个凸透镜来帮助我们看清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老花了。

  在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以后,睫状肌处于疲劳状态,可能会出现一个不能放松的状态。所以相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的长度来说,这样的眼球的聚焦功能过强,聚焦的焦点依然是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种就叫做假性近视,常见于青少年。

  前面我们提到过,年纪越小,眼球聚焦改变的功能就越强大,因此出现假性近视的概率也就越高。所以在我们的临床工作当中,按规定如果是14岁以下的儿童,要诊断近视,并且给他配戴眼镜之前,我们必须用三种散瞳的眼药水,确保睫状肌尽量放松,取消假性近视的成分。

  儿童近视,在亚洲的流行程度

  根据近视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近30年到50年之间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视发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

  国的眼科协会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年龄12岁到54岁之间,近视的发病率从1970年24%增加到2008年的33%。而在亚洲近视的流行已经到了可怕的程度。

  根据报道,在年轻一代的孩子当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近视率在韩国已经高达94%,新加坡82%,咱们中国近视的发病率也是高发人群。

  中国的文献报道,小学生当中有10%到20%的学生已经被发现得了近视。中学里50%的孩子被发现得了近视,而大学里这个比例高达90%。在咱们的台湾,有85%的年轻人被发现得了近视。

  这些数据都显示近些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近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流行。所以近视的防治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那么作为医生和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我们这么顾虑近视呢!

  不要小看近视,

  它真有可能造成失明

  这里要提到近视的分类。根据近视的严重程度,近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低于300度以下的都称为轻度近视,高于600度的称为重度近视,介于这之间的叫做中度近视。

  通常来讲轻度近视,除了因为需要配戴眼镜而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之外,并不会太造成其他严重的后果,然而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就完全不同了。

  很多时候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可以会造成很严重的,甚至导致失明,视力永久性下降的一些后果!那么首当其冲的就是视网膜脱落。

  根据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轻度近视与非近视的眼球相比,自发性视网膜脱落的概率增加了四倍,而高度近视和中度近视这个概率增加了十倍。

  研究还发现,在绝大多数自发性的视网膜脱落的案例当中,也就是说非创伤性原因造成的视网膜脱落案例当中,其中有55%以上的应该归咎为近视。

  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们说,你不可以再看手机了,你不可以这样一直盯着电脑看了,否则早晚有一天你的眼睛会瞎掉的!

  如果我这样对我的孩子说,他通常会认为,我在危言耸听,言过其实。因为他很有可能会反驳我,说,我无非就是需要戴眼镜,戴上眼镜,我立刻就看得清楚了,哪里就会瞎掉了。果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在这里我想举两个真实的案例,这两个案例都是我临床上亲眼见到的。

  第一个是一位28岁的年轻病人,药剂师,他到我的眼科诊所里来的目的是想配副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