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把儿子送进耶鲁哈佛,她这样“松紧结合”培养孩子内驱力

发布日期:2020-10-24 10:06 本文摘要:原标题:一步步把儿子送进耶鲁哈佛,她这样松紧结合培养孩子内驱力 文 姚辉 授权自:哈佛百家谈 学院君说: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的成长经历也不一样。父母在选择美式教育还是中式教育这个问题上,也有很多讨论。 这篇文章的作者,她的孩子考进了哈佛、

  原标题:一步步把儿子送进耶鲁哈佛,她这样“松紧结合”培养孩子内驱力

  文 姚辉

  授权自:哈佛百家谈

  

 

  学院君说: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他们的成长经历也不一样。父母在选择美式教育还是中式教育这个问题上,也有很多讨论。

  这篇文章的作者,她的孩子考进了哈佛、耶鲁。今天,她同大家分享的并不是如何助儿爬藤的经验,而是她和丈夫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幸福和所做的努力。希望这些故事对大家有所启发。

  

 

  考进哈佛只能算是成功的一小步

  2007年高中毕业后,我们唯一的儿子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毕业后进入耶鲁大学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现又回到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当实习医生。如今,儿子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他一直向往的人生目标之一:“帮助他人,做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对此,儿子就 “如何取得成功” 写过一篇文章,下面是他文章中关于成功的一段简单的阐述:当你真正明白什么是成功的本质后,你会感觉进入哈佛只不过是成功过程中的一小步,是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篇章。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是,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够在这个星球上做些什么?

  儿子这种对于成功的理解和人生的追求是受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慢慢形成的。

  我和先生在中国研究生毕业后,87年留学美国继续打拼。89年我们的儿子呱呱坠地,看着他红扑扑的小脸,初为父母的我们由衷地感到幸福。

  怎样培养和教育孩子我们当时也非常茫然。对于儿子,我们没有刻意地要求他一定要上什么大牌的名校,但为人真诚是我们从小对他最基本的要求。

  毎年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会带他到外面去看世界,让他从小就接触到各地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激发他对大自然的好奇,滋生他对世界的探索欲望,从而拓展他追求新知识的视野和胸襟。

  儿子是在父亲传奇般的人生故事背景中长大的。孩子父亲小学五年级还没有读完就随父母下放到农村,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但出身书香门第的他从小就渴望读书,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中国最好的学府从而走向世界。

  还没有读完小学的先生,在高考恢复后的1978年凭着自己的努力从小学一步跨入大学。大学毕业后接着在中国读硕士和博士。即将博士毕业时,又通过Peter F Geithner(曾任美联储纽约分行总裁和美国财政部部长Tim Geithner的父亲),拿到全额奖学金来美国读博。取得数理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华尔街工作,并成为一位大金融公司的主管。

  我自己在大学时曾经立志以居里夫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教研工作。来到美国后我边读书边工作,两年后通过了美国CPA(职业会计资格)考试,后来一直在一家美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任部门经理。

  我们的奋斗故事伴随着儿子长大,影响着儿子。所以很小的时候儿子就知道他必须努力地学习,必须要上一个很好的学校去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小时候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在慢慢长大的同时,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人生观:极力发掘自己的潜能,服务社会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享受人生。

  他的所谓享受人生不是表现在金钱物质上,而是要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做点有意义的事,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去帮助和影响其他的人。

  为此儿子从小就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为人坦诚,乐于助人。他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能救死扶伤,他也想变成一名教育家把自身的成功经验传授给他人,他还想成为一个企业家创造财富造福于人类。

  从分不清字母到三岁时每天读10多本书

  激发孩子的无限潜力

  从小就有着自己人生追求的儿子,各方面发展均衡,学习成绩更是一直非常优秀。一方面,先生的挖潜和数理逻辑训练一步一步地提高了他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儿子自己努力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先生对儿子数学训练的难度大大超过了学校所教的数学课程,这让儿子能够非常轻松地对付学校的数学课程学习。

  由于成绩优异,儿子从10年级就开始上AP课程:AP Calculus (微积分),AP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而且成绩都是A+。在11年级上了三门AP课;12年级上了5门AP课,每门课的成绩都是A或A+。

  纵观儿子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绩,我们惊叹他学习成绩的优秀。如果说数学好是父亲引领的结果,那么其它科目就都是儿子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基本上没有对儿子的其它科目有过任何特殊的辅导,儿子没有也不用去上任何补习班。

  就儿子为什么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我与他聊过一些,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原动力的建立,学习潜能的挖掘,独立钻研精神的培养,和高效率学习方法的运用。

  1)从小确定人生目标,激发儿子学习动力

  在父母的影响下,儿子把好好学习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作为家长,我的先生在探索中挖掘儿子的潜力,培养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他的学习能力。让儿子成为了一个自信、自律和自励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看到了儿子一路走来的辛苦和努力,也为儿子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和自豪。儿子的成长历程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自信、自励和自律。

  作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帮助他们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让孩子从小就建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自我激励,不畏艰难,勇敢攀登;不断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地发现和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度过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儿子也说过,要想把学习搞好,首先要有一个自我激励的动力(Self-motivation),这个动力来源于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用儿子的话来说是Grit,是一个人的决心,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勇气,而不是外在的“逼迫”,更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

  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如果父母从小每天逼着他学习,他就会习惯于等着别人的“逼”,从而在学习上一直被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在学习。

  2)从分不清W和M,到三岁时每天读书10多本

  儿子说父亲的逻辑思维训练,让他无形之中可以更深入地去思考问题,从而让他能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各门学科。他跟父亲经常一起论证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这使他在学习其它学科时感觉相对容易不少。

  儿子两岁时我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日子,先生当时还在读博。由于是学生,先生的时间较为灵活,对儿子的看管也多一些。儿子两、三岁时发生了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先生教儿子26个字母时,儿子总是把W和M搞混,先生教了几次还是搞混,为此先生显示出了父亲的威严。也许是小孩子害怕的本能,他马上就把那两个字母给记住了,再也沒有混淆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其实非常有潜力,只要他觉得需要,他就能做到。

  另一件事是,大概在儿子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儿子一个人坐在楼下的小桌子前,手上拿着一本有图有字的小人书在边看边打瞌睡。我心疼地抱起儿子问他怎么了,儿子说爸爸让他把这些书看完,看完后才能玩。我一看小桌子上果然堆放着十几本书,儿子告诉我沒看的在左边,看了的在右边。

  当时就他自己坐在小桌子边上,先生并没有陪着他而是在另外一个桌上看书。因为心痛儿子我责怪先生,可先生说他想要看看儿子是否能坐得住,有没有自制力,能不能管得住自己把书看完后再玩。

  一般来说,好动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会差一些,学习专注的能力也会差一些。当时就儿子一人坐在那儿,虽然爸爸在边上的桌旁看书,但大部分三岁的小孩子肯定会找各种理由到处走动,或者玩一点其它的玩具。可我儿子却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看书,试着完成爸爸布置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