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父母善后的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高度

发布日期:2019-11-22 07:55 本文摘要:原标题:孩子犯错后,父母善后的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高度 文 Cecilia 学术型的二胎妈妈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 当孩子犯错时,一般第一反应是制止和斥责。但在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看来,我们处理的第一要务,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到他的错误造成

  原标题:孩子犯错后,父母善后的方式关乎孩子一生的高度

  文 Cecilia

  学术型的二胎妈妈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当孩子犯错时,一般第一反应是制止和斥责。但在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看来,我们处理的第一要务,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到他的错误造成了什么样的不便与后果。

  更重要的是,要在这关键的善后时刻,让孩子感受到爸妈的支持,知道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这也就同时增强了孩子勇于改错的品质,从中培养出责任感。

  

 

  有个爸爸苦恼地对我说,有一天下午,他家孩子在楼下小花园玩,追着其它小朋友疯跑时,突然一把将一个比他小的孩子推倒了。

  爸爸非常生气,当时就跑过去厉声说让他给小朋友说对不起。一开始孩子先是愣在那里,后来坚持不道歉,还想走掉。于是爸爸拉住他,严厉地要求他道歉。

  一看这阵势,孩子眼泪就出来了,却总也不道歉,就这样一直耗着,最终也没有道歉。孩子一路哭着回家,晚上睡着了还在抽噎。而且第二天孩子再去小花园玩就没有那么“疯了”,害怕爸爸又责备自己。

  爸爸很不解,原本孩子从小天性善良,也没暴力倾向,为什么去推搡一个比他小的孩子呢?

  家长无意间表现出的“双标”

  给亲子关系画上了红叉

  后来经过询问,我才知道,原来,前一天孩子跟几个小孩子一起玩,但其他几个小孩子都用玩具枪指着他,最后还把他推倒。当时,这位爸爸没有让其他孩子道歉,只是过去安慰孩子说没事。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了。

  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位孩子,当我们被人无缘无故用玩具枪指着、又推倒时,爸爸只是安慰我没事,我所学习到的经验就是——我被别人推倒了,这不算什么,别人也不需要向我道歉。

  再引申一下,就变成了——假如我推倒了别人,这也不算什么,我也不需要向别人道歉

  结果呢?次日,当孩子推倒了别人,爸爸却厉声、反复要求他道歉。这样一来,孩子脑子里的小剧场就变成了这样的:

  

 

  为什么昨天爸爸还安慰我说“没事”,今天却大发雷霆要求我道歉?是因为我不如其他孩子重要,还是我不能推别人、别人却能推我的不公平?

  这让我感到很迷惑,继而生气、害怕,并在心中关上了和爸爸沟通的联结。我真的很想问:

  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作为父母,我们很多时候不怕别人说孩子笨,就怕别人说孩子没家教——毕竟,笨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没家教则连着我们父母一起骂了。

  我们觉得,要让孩子在外面有家教,那么一定要维持基本的体面。这种所谓的体面、家教好是严于律己:

  

  •  

      不能打人,一旦打人必须道歉;

      

  •  

      不能找别人要东西,自己玩自己的就好;

      

  •  

      不能骂人说脏话,否则就一顿收拾;不能插队,要乖乖地耐心等待……

      

 

  同时,也是宽以待人:

  

  • 被打了,要笑笑说没事;
  • 被要东西,要开心又大方地分享;
  • 被骂了,不和对方争辩;
  • 被插队了,就排在对方后面,继续等待……

 

  这样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孩子来说,难道不是非常典型的双标吗?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而且,规则不能保持一致性,就会让孩子的内心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当父母对孩子和对别人采取这种双标时,会让我们不知不觉中,亲手在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上画了一个个红色的叉。慢慢地,我们也就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爱——而我们自己则会感到不解: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听听孩子的话

  是的,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听话」,但很少有人想过,「听话」背后意味着什么。在成年人的社会里,我们常见的「听话关系」主要存在于以下三种关系之中:

  

 

  1、【尊卑阶级】上级或领导:他们手握生杀大权,不得不服从;

  2、【权威服从】老师/教练/名人:他们是某些方面的权威;

  3、【亲密关系】亲朋好友:他们理解我们,提出的建议也符合我们的认知。

  

 

  现在,作为父母,你会把自己和子女的关系放在哪一格呢?

  有的父母会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放在「尊卑阶级」一栏,认为子女天然就该听自己的话;但随着孩子逐渐拥有自我意识,经济独立时,就会不再听话。

  有的父母会选择「权威服从」,认为自己多活了几十年,当然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权威,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话。

  但是,如果他们自己本身并没有优秀到令自己的话拥有说服力时,同时孩子还不断见证了他们的决定频频出错时,就会不再听话。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会选择「亲密关系」一栏,选择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其彼此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孩子认为你理解他、懂他、支持他,才会感觉到安全,才会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你,并更容易听从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