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80后马上40岁:他们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

发布日期:2019-11-01 10:34 本文摘要:原标题:第一批80后马上40岁:他们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 (少年商学院周年庆回馈, 限时半价 ,一年仅此一次,今晚截止,点击上图或拉至文末阅读原文抢占名额) 2019年11月1日,也就是今天,是少年商学院的六岁生日。 大多数家长朋友或许知道少商的两位创始

  原标题:第一批80后马上40岁:他们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

  (少年商学院周年庆回馈,限时半价,一年仅此一次,今晚截止,点击上图或拉至文末“阅读原文”抢占名额)

  2019年11月1日,也就是今天,是少年商学院的六岁生日。

  大多数家长朋友或许知道少商的两位创始人Evan和张华老师,一位从加州大学伯克利毕业并曾硅谷当过老师;一位曾是国内知名的传媒人,也知道少年商学院的Mission是“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

  但可能并不知道,6年前这家机构成立的契机之一,缘于彼时刚做父母的一群80后圈子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那就是:

  “你能否接受自家孩子的平庸?

  他们原以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会是:何为平庸?平庸和平常的界线在哪里?没想到话题很快变成关于阶层固化、有钱人与没钱人、精英教育是少数孩子的专利,等等。

  这其实也蛮正常的。有一本书叫做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作者的观点很简洁:富人想的很大,专注于机会,穷人想的很小,纠结于障碍。

  但是当时的那场讨论,让Evan和张华老师看到,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更与众不同的急切的渴求。

  而这些父母当中,有近6成郁闷于性价高的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匮乏,有近3成,即使是高知/高收入群体,也纠结于自己并不会使用资源或真正激发孩子与众不同的潜能。

  

 

  好的国际教育资源一定要价格高昂吗?如何让不同地域的孩子能够更便捷获取好的教育资源?普通公立校的孩子如何也能脱颖而出?如何培养“中等而出类拔萃”的孩子?

  

 

  如果用教育产品和商业模型,破解这些观念和意识上的误区与困惑,那么上面话题的答案,就不攻自破了: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选择不平庸。

  现在,第一批80后父母马上40岁,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上了小学。

  Evan与张华老师都是行动派,说干就干。6年前的今天,他们希望借助技术手段,把世界名校通识课和全球最好的创新实践项目,带给更多的中国孩子,提升他们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成就他们与众不同的成长档案。

  转眼6年过去了。从最初第一门《青少年设计思维课》直播课的44位同学,到今天,付费学员已经超过20万人。他们既有大量北上广深杭一线城市的孩子,更有来自新疆石河子、吉林松花江等地,以及洛杉矶和温哥华等海外城市的华人少年。

  与此同时,少年商学院创新课程也进入了更多中小学,如北京史家小学、府学胡同小学、呼家楼中心小学,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广州佛蒙特国际学校、青岛市实验小学等近100等知名学校,为他们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实践课解决方案。

  我们最想感谢的,是和您及孩子一样关注少年商学院成长的家庭。这两天我们收到了超过3000条生日祝福,我们备感欣慰。同时也希望一年一度的周年庆回馈活动,能帮到更多家庭(拉至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今晚23:59截止,活动页底部留言可获赠给孩子的音频课)。

  去年这个时候,斯坦福教育学院院长Daniel带着他的新书《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来到中国,当他看到少年商学院同学们的成果与作品后,非常惊讶与感慨,因为中国学生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擅长考试,但没想到创造力也是如此超出想象。

  

  是的,少年商学院平台最大的“宝藏”,是有超过12万份学生作品。从少年们几年前通过调研与脑暴及设计思维训练,为共享单车把脉,及为面临困境的实体书店出谋划策,再到发布雾霾治理报告,和为健忘的爷爷奶奶设计智能的“钥匙提醒器”......小学生也可以有大创想,关键是他们也是行动派,做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或1.0版的产品。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这两者从来就不是冲突的。不要以大人的眼光局限孩子的思维:

  12岁的天津少年孙奕东,作为少年商学院的老学员,他参与过思维导图、博弈论、财商等9门直播课程,更是《最强大脑》最年轻的30强选手。

  (12岁少商老学员孙奕东,

  《最强大脑》最小直通选手)

  11岁成都少年陈知远,少年商学院商业思维直播课《拯救书店计划》后,真的成立了“未来公民概念书店”项目,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为成都更多书店出谋划策。人民日报对之做了报道,视其为05后群体在“新阅读时代”的创新少年代表。

  (陈知远在分享”未来公民书店计划“)

  11岁深圳少年陈致和,今年新加坡国际青少年商业精英挑战赛上,与他的小伙伴用英语展示自己的商业计划书,赢得了国际评委及新加坡同龄人的喝彩,并最终夺得小学组的金奖。

  (新加坡商业大赛现场,陈致和同学在演讲)

  这样的例子还有非常非常多。家长们最多的反馈,一是少年商学院从小开阔了孩子的国际化视野,拓展了知识的广度与思维的深度,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真正的兴趣,甚至树立了人生目标。

  二是不少家长朋友俗称的“上名校、先读少年商学院”——言外之意是,少年商学院提升了孩子升学或留学,学科成绩之外,名校最看重的核心竞争力——领导力、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等。

  而对Evan和张老师以及少商团队来说,我们永远尊崇的一句话是: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Whole Man),并激发他主动支配而非被动接受自己人生的潜能。

  前不久,我们的家长群又有过一次讨论:「一直玩的孩子和不停上培训班的孩子,以后有什么不同」(点击查看)——六成以上的家长朋友,他们看似在“放养”孩子,其实上是“玩中学”。

  这让我们非常欣慰。相比六年前“你能否接受孩子的平庸”的观念之争,到今天“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眼界”的释然,一方面是新一代家长进化了,另一方面也是少商“敢让孩子做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也正影响更多家庭。

  同样,尽管出国留学依然是家长们关注的话题,但已经鲜有人把国际化教育等同于出国留学了。

  少年商学院就像是一所新型的国际化学校,采取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让更多家庭更便捷参与其中,释放潜能。这里是一流创造力孩子的摇篮,也是重视通识教育的家庭的灯塔。

  与优秀的父母一起进化。这一情景之外,另一个趋势是,中国的中高考也在改革中,2020年开始,更多省市要在考试分数之外,将综合素质评估纳入考核。

  这是大势所趋,而且就在眼前——其实近几年从中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奔考察孩子的知识广度与思维深度、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及审辩式思维,已可看出端倪。

  每个孩子从小都必须接受通识教育。他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兴趣,和世界的样子。

  每个孩子从小都可享有精英教育。互联网工具正瓦解传统的壁垒,精英教育不等于贵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