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吸引10万家庭共读的科普书,让孩子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2)

发布日期:2019-10-14 09:59 本文摘要:而在同一期里,又有一首诗,用另一个生活实例晒棉被和诗意的语言,反过来解释习惯的回路这个科学的原理。从人文到科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人文。但是,在这个回归和循环的过程中,读者对于习惯的回路,是不是有了
  而在同一期里,又有一首诗,用另一个生活实例——晒棉被和诗意的语言,反过来解释“习惯的回路”这个科学的原理。从人文到科学,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人文。但是,在这个回归和循环的过程中,读者对于习惯的回路,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少年时》里,文理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是可以纵横驰骋的。

  人文的观点,有了科学的基础,更加经得起推敲;

  科学的原理,有了人文的描述,更加有趣和容易理解。

  这就是“科学思维,人文素养”的宗旨。

  专题文章需要做透

  对于一个科学主题和问题,可以用一句话、一段文字甚至是一篇文章来解释。但是,《少年时》选择了一条特别的路:用十几篇文章把一个“专题”做透。这里面,不仅有当今各种不同观点的全面阐述和比较,还有技术历史的变迁,更有对于未来的展望。

  《物质的本源》这一期,看目录就能体会到人类探索物质本源的时间线:从古希腊的“原子论”,到近代发现电子,构建原子模型,发现原子核、质子、中子、标准模型里的各个基本粒子,一直到最近的“上帝粒子”和“超级对撞机”的论争。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走进微观世界的过程。

  这是少年时的另一大特点:前瞻,明辨,探究,记录最真实的科学故事和论争过程。

  对于部分主题,书中有跨版的时间线,让读者对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宏观和纵深的了解,而不是片鳞半爪。读者把一期主题读下来,就是一个“小专家”了。

  看技术的起伏和进展,就像看人的一生。当我们回顾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时,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史的波澜曲折,既有被人捧上天的时刻,也有落入尘埃无人问津的岁月,中间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

  有了这样的认知,可以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技术的源起和发展,对于人生也不无启迪。

  科普可以写得好看

  科普,特别是少儿科普,绝对不应该是词条,不应该是百度百科的现成资料,而应该有血有肉,接地气,和我们生活中的实例息息相关。

  用孩子能理解的比喻、形象、类比,来阐明科学的原理。这样的例子,在《少年时》里比比皆是。

  这是《少年时》的另一大特点:真正的深入浅出,浓浓的科学元素,让孩子看得懂看不够。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