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终身教授丘成桐:让我终身受益的两件事,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做到(2)

发布日期:2021-04-08 08:07 本文摘要:丘母有位受人钦敬的学者父亲,但在她本应升读大学的三十年代,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女大学生寥寥无几。她中学毕业后就没机会再念下去。 在香港,她也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照顾一家起居之外,还养鸡、做些缝补活补贴家

  丘母有位受人钦敬的学者父亲,但在她本应升读大学的三十年代,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女大学生寥寥无几。她中学毕业后就没机会再念下去。

  在香港,她也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照顾一家起居之外,还养鸡、做些缝补活补贴家计。丘成桐14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使家里收入骤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很多人以为丘家的孩子随时要辍学了,连丘成桐的大舅都提议,让孩子们到农场帮忙养鸭。

  丘母果断拒绝,艰难维持家用。她和丘父的想法一致, 生命中除物质欲望外,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因此他们希望丘成桐和其他孩子能好好读书,成就学问。

  父亲葬礼后,丘成桐一家搬到了一间猪圈旁的铁棚屋。从“猪屋”到学校,丘成桐每天要步行一小时到火车站,再乘车。

  这样一来一回,剩下做作业和睡觉的时间就很少了,他便在父亲学生的建议下,搬到学校附近的一所小学住,有空时帮着看管小学生。那儿床是没有的,他只能睡在长约1.5米、宽约0.6米的课桌上。

  丘成桐15岁时,开始替人补习数学,学生只比自己低一年级。虽然他一开始补习是为了钱,但 在使学生更容易了解数学的过程中,他对所教授的内容也理解更深。而且,他发现教数学有满足感后,更坚定向目标前行。

  (丘成桐大学时向外籍教员教授太极,补贴生活)

  虽然从小父母忙于养一大家子,家境清贫。但兄弟姐妹都能努力生活,苦中作乐。而且 即使手头紧绌,丘成桐父母也会接济亲友,给他树立了一个古道热肠、慷慨好义的榜样。

  父亲去世后,母亲受到威胁时所显露的力量和决心,着实令丘成桐吃惊。再加上他自力更生的经历,后来有人说他在解决数学难题时展示出出奇的坚毅和乐观,他相信这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正如他在自传中写道:“母亲是传统的中国妇女,她常说我的成就就等于她的成就。越能有所成就,越能使父母开怀。 父母的付出,激励我努力奋斗,追求卓越。在这方向上,我已不需要进一步的动力。”

  (丘成桐在央视节目中讲述家庭故事)

  天天讲成功学,孩子当然不觉得读书有价值

  培正中学毕业后,丘成桐先后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系。

  在更广阔的大学里,他对几何的兴趣越来越大,甚至在22岁获得博士学位。

  我梳理下来发现, 丘成桐的成就不仅源于恩师的培养,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三年完成本科学业,受老师推荐到伯克利深造;

  在伯克利完全投入学习, 除了注册的三门课,还旁听六门课、时间合适的讲座都去;

  同学啃不动的教材,丘成桐坚持做了大量计算,相信“有朝一日会十分有用”;

  圣诞假期图书馆只剩他一人,做出成果后在大学第一学期发表论文;

  反越战示威时,很多人忙着罢课罢工, 他坚持上课到老师只对他一人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