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终身教授丘成桐:让我终身受益的两件事,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发布日期:2021-04-08 08:07 本文摘要:原标题:哈佛终身教授丘成桐:让我终身受益的两件事,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文 十三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这两天,各地都在报道有高一、高二学生无需高考、直接被清华录取的喜讯。 他们都是清华大学丘成桐 数学领军计划 的入选者。根据去年的官方通知

  原标题:哈佛终身教授丘成桐:让我终身受益的两件事,其实每个孩子都能做到

  文 十三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这两天,各地都在报道有高一、高二学生无需高考、直接被清华录取的喜讯。

  他们都是清华大学丘成桐 “数学领军计划的入选者。根据去年的官方通知,该计划每年招生规模不超过100人,录取至清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采用“3+2+3”培养模式,无需参加高考,直接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这个来头不小的“数学领军计划”背后,相信大家都对知名数学家丘成桐的名字不陌生:

  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教授,27岁攻克世界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一举成名,囊括了国际数学界两项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

  从家境贫寒的年轻学子到享誉世界的“数学皇帝”,是什么造就了丘成桐的成功?家庭、恩师或是天赋,哪个因素对他攀登数学高峰的影响更大?从丘成桐最新出版的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中,我们或许可以窥得一二。

  父亲注重文史哲,老师点燃数学兴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放在丘成桐身上再合适不过。即使父亲在丘成桐14岁时去世,他多年后依然说:“我父亲虽非数学家,但我能成为数学家,以他的影响最大。”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五个月时随家人搬到香港。 丘成桐的父亲饱受客家文化的熏陶,以培育英才为抱负。大家认为必须努力读书,学习出色,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丘父自身便是最好的例子,从学问上来说,他是个受人尊敬的学者,著书立说,教授哲学、历史、文学、经济等科目。丘父严格要求孩子努力读书,教他们书法诗词、熟记佳作。

  (丘成桐全家福,1955年摄于香港沙田)

  然而 丘成桐并非从小就是好成绩的学生。

  他小学时被人欺负,辍学近半年,到了三年级,只是仅仅及格。甚至面对六年级重要的小升初时,成日和同学到处游手好闲,当了一小段时间顺手牵羊的“青少年罪犯”,学业上毫无长进。

  得益于父亲被聘用和自身从小学习诗词、历史的积淀,丘成桐入读了香港知名的培正中学。在这里,他可谓是脱胎换骨。

  培正的数学老师尤其突出,用丘成桐的话来说,“绝大部分水平奇高”。刚开始,丘成桐对数学并无特别兴趣,但时间越长,他越发着迷。父亲也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学业。由于父亲是哲学家,逻辑在哲学和数学上都处于中心的位置,因此丘父格外欣赏数学, 常常鼓励孩子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到了初二,丘成桐真正尝到数学的兴趣。当时的老师教授几何时,从五条简单的公式出发,证明了好多条定理,令丘成桐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出于好胜心、求知欲或是当时自己也不明白的原因,丘成桐尝试自己探索:给出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一角、和一分角线的长度,仅仅用圆规和直尺,能否把三角形画出来?

  走路上学时,乘火车时,他都在苦思,甚至连受同学欺负时,他也反问人家,“你们这么厉害,这里有道题是我自己想出来的,看看你们能不能解它。”

  如果说父亲和鼓励和自身的探索是数学爱好的萌芽,老师的关心则真正点燃了丘成桐的学习兴趣。

  丘成桐从小家境清贫,上学路途又远。一天,他因为迟到、领带不整被老师责骂时,老师注意到他瘦削的身子和苍白的脸,询问他的吃的情况,才知道教授家的孩子也会吃不饱穿不暖。

  老师送了一些奶粉和食物,这番好心肠大大感动了丘成桐。 他记忆中“极少被老师或学校人员这么关心过”,便决心不让老师失望,更加努力。初二那年,他的学业开始飞跃。

  从小广泛阅读,让他做学问更能全面思考

  众人皆知丘成桐在数学上的成就,但你知道他张口就来古文、出版过诗集吗? 早期受到的人文教育,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丘成桐的数学研究。

  小时候,丘父每周给丘成桐兄弟和附近的男孩讲授书法诗词,必须用砚研磨,还要背诵古文诗词,读近代的文选及西方的作品。虽然他当时更喜爱读的,还是武侠小说,从梁羽生到金庸的作品都看了一遍。

  丘成桐从10岁开始阅读《红楼梦》。但他没有想到,这小说的结构,竟然影响了他对数学的看法。书中情节千丝万缕,角色层出不穷,要花时间和眼力,才能把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

  “数学领域有很多分支,乍一看毫无关系,但当你站得足够远再看,就会知道它们都是一棵大树的各部分,就如《红楼梦》中贾府各人的宗谱关系一样。”他在自传中写道。

  除了《红楼梦》,丘成桐也喜欢读《史记》《汉书》。在他看来,历史的事实教导人在重要的时刻如何做决断。特别是,做学问的道路往往是五花八门的,走什么方向会影响学者的一生。

  除了父亲的教授和日常的问答,丘成桐还喜欢旁听父亲和学生的讨论。一些学生时常上家里来,热烈谈论哲学,虽然年幼的丘成桐不能理解所有内容,仍能感受到哲学的迷人思想。

  丘成桐在自传中提及:

  

 

  早期受父亲的训练,我养成了对中国历史、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兴趣,一生受惠。他甚至影响了我在数学方面的工作。我不是说具体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去看问题。

  从他那里,我学懂了 必须了解问题的历史背景,总结过去,足以为未来提供线索。

  

 

  (1998年新疆,丘成桐向学生展示书法)

  丘成桐认为, 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他在父亲去世前,也学了不少知识,但父亲的去世,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感情。

  为了缓解悲伤,有助于度过艰难的日子,他自然而然地背诵父亲教过的诗词。

  同时,丘成桐开始阅读父亲书架上的哲学书。即便这些书很难懂,但增长知识不是主要目的。他主要想了解父亲喜爱思考什么。

  从这时开始,他对上学的态度也开始改变了:“我决定更努力、更用功,一洗以前的懒散。”

  在自传中,丘成桐除了大量引用了古典诗词,还提到数学传记对自己的重要性。

  偶然的情况下,丘成桐接触到华罗庚的书,更有动力前进。这些书带他走进了高等数学的世界、大开眼界之外,说是让他“在父亲走后的绝望和空虚中看见了方向,找到了热切追求的目标”也不为过。

  在给2020届清华数学系学生的毕业演讲中,丘成桐同样提到, 第一流的学问往往是不同学科的融合而爆发出来的火花。

  他建议学生,上学时一定要学好最基本的工具,也就是遇到困难的题目不会惧怕, 懂得如何学习和思考。

  同时,大部分伟大的数学学家都精通两门以上学科,因此他劝 学生至少掌握两门不同的工具,以后做学问有了两门“板斧”,而且每一门都精通,才能在真正解决问题时收放自如。

  可以说,父亲去世和阅读文学,这大半年的感情波动,使丘成桐做学问的兴趣忽然变得极为浓厚。但真正历练少年丘成桐的,还是现实的贫苦。

  母亲在逆境中坚持,少年被迫长大

  如果说父亲的猝逝是丘成桐一生的转折点, 母亲则是最尽心尽力使他达成志愿的人——一生坚毅,尽全力挑起养家担子,支持丘成桐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