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0向十位话题女性致敬,我会毫不犹豫推荐她们

发布日期:2020-12-29 08:17 本文摘要:原标题:如果2020向十位话题女性致敬,我会毫不犹豫推荐她们 文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2020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无论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期待,都值得重新去思考。 少年商学院作为国内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领先品牌,特别推出

  原标题:如果2020向十位话题女性致敬,我会毫不犹豫推荐她们

  文 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2020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无论是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期待,都值得重新去思考。

  少年商学院作为国内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领先品牌,特别推出「新学习革命·2020年终盘点系列」,期待寻找让孩子学业与兴趣发展并行、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并进、学科学习与项目制学习并重的新途径。

  今天这篇是年度人物篇,聊聊今年话题度最高、对教育孩子有所启发的十位女性人物。

  另外,我们特别汇总了20本好书,分别针对4-8岁、8-12岁以及12岁以上这三个年龄层的孩子,聊聊人从哪里来、男女生的差异、身体的发展、爱是什么。欢迎收藏、分享。(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取完整书单)

  2020年,是中国女性被看见的一年。

  

 

  从全体女医护奋战抗疫一线+的姐姐们“乘风破浪”;

  从张桂梅校长怒吼“不接受全职太太的捐款”,到重新思考万千女性的无偿家务劳动;

  从拉姆离世,到呼吁制定“拉姆法案”以规制家暴……

  

 

  回顾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女性发声的巨大力量。她们就像一束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也照出了不少人生存的隐蔽困境。

  在2021年来临之际,我们希望盘点2020年最具有话题性的十位女性,为您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提供参考。

  因为在性别议题争论不断的今天,我们对教养女孩的思考,不仅反映在女孩身上,也是在影响着男孩家长的教育选择,以及所有孩子未来十年、二十年面对的社会环境。

  毕竟看见女性的力量,也是在为男性从刻板印象中松绑。

  1

  全体女医护

  她保护我,我保护她

  疫情爆发以来,一批又一批医疗团队奔赴一线。其中,女医生比例超过50%,部分省市的女护士比例更是超过90%。

  这些女医护工作者她们穿着厚厚防护服,被媒体赞美为“巾帼英雄”。但在赞美背后,除了医护人员的身份,脱去防护服,她们更是一个个真实的女性,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

  比起整齐划一的“光头”式理发,在保证前线工作不受头发干扰的情况下,根据她们的需求理发更为重要;

  穿上防护服后不能吃喝,也不能去卫生间,她们需要的卫生巾、安心裤,其实是最寻常的生活用品,就像疫情中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口罩、消毒液,不是“特殊用品”,不是“额外用品”。

  医护人员的工作日常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救护病人之前,全体女医护需要的也是被当成“平常人”的理解。为她们发声,就是在医院中的每个生命发声。

  愿以后更多女性“逆行”时,我们能看到有尊重、有温度的报道。

  2

  张桂梅

  女孩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63岁的张桂梅校长,这个月刚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楷模”。拿命教书的她,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良心。

  作为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创办者,12年来,她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做工作,将1800多名女孩送出大山,用知识改变贫困女孩的命运。

  为了改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她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强忍病痛,坚持等学生中考结束后才去医院——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大如5个月胎儿的肿瘤。

  2001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张妈妈”。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

  在被问到“这辈子的价值是什么”时,她说:“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

  有如此格局,难怪她创办的华坪女高会有这样豪情万丈的校训: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3

  王丽丽

  被“偷走”的人生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高考,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但今年接连爆出几起高考顶替事件,引起全社会哗然。

  24年前,山东聊城的王丽丽报考了柳城农业学校,因一直未收到通知书,误以为自己是没考上。直到2016年,陈某到王丽丽家中,称自己的单位有个调查需要她配合,并主动说明了曾冒名顶替她上学一事。王丽丽才知道,自己当年被顶替了。

  2019年,王丽丽分别向各级部门反映情况,举报后,她多次收到顶替者陈某委托他人来说事私了,王丽丽果断拒绝。

  或许有人不理解,一个小小的中专,冒名顶替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在90年代,国内大学的招生率很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考上中专就意味着包分配、铁饭碗,完全称得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