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父母是如何“鸡娃”的?这部国产纪录片,戳中了当代父母的神经

发布日期:2020-07-19 09:02 本文摘要:原标题:以色列的父母是如何鸡娃的?这部国产纪录片,戳中了当代父母的神经 文 口袋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教育正在发生革命。当我们还在追逐名校,在为稀缺的教育资源,无止尽的教育军备竞赛焦虑时, 特拉维夫的中学生制造的机器人已经在为社会服务了

  原标题:以色列的父母是如何“鸡娃”的?这部国产纪录片,戳中了当代父母的神经

  文 口袋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教育正在发生革命。当我们还在追逐名校,在为稀缺的教育资源,无止尽的教育军备竞赛焦虑时, 特拉维夫的中学生制造的机器人已经在为社会服务了,伦敦的小学生正在 用VR感受地球到底长什么样,在课堂上用3D打印学习历史。

  今天,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最杰出的人都在关注同一件事,不断突破传统,开创全新的教育模式。因为数字革命引发的技术爆炸,将会把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谁也不知道传统的职业有多少会被机器人取代,未来的世界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未来已经来临,可是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新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现实倒逼,教育必须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录片《你好,未来人类》应运而生。它聚焦“科技与教育”的关系,带我们走过5个最有特色的国家,见识了当今世界最炫酷最前卫的教育方式。

  特别推荐大家看看以色列教育那集。因为看过以后,感觉到以色列的教育不仅大胆创新而且踏实靠谱,对咱们中国家长很有启发。

  比如,它很明确地指出,想要培养出未来需要的人才,我们在幼儿期应该培养什么核心素质,到了青少年时期,又该特别重视哪些方面。思路非常清晰简洁,可都在节骨眼上。

  从幼儿园到博士

  节目组首先拜访了一位以色列著名化学家,也是一位诺奖得主。主持人一坐下来就问,为什么以色列的人口只有北京的1/3,却有多达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他思考了一下说:“这和我们的文化有关。在以色列,人们非常崇敬聪明的人,科学家和学者。”

  尊重知识,爱智慧,是犹太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分男女老少,无论贫穷富有,全民骨子里都是追求精英教育的。

  比如这位化学家,拥有4个孩子,12个孙子孙女的大家族,一家人整整齐齐全是科学家。女儿们全是心理学家,儿子们全是物理学家。

  真是宝藏家庭,感觉全家人聊个天就是一场学术研讨会啊。

  他说,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多精力,我告诉我的孩子们、孙子们,你的学业从幼儿园起,到大学博士为止,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从幼儿园到博士,这就是教育。

  接着节目组就访问了一家幼儿园,果然,这些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在为得诺奖做准备了。

  你能想象吗,有这么个幼儿园,每天送进去的是熊孩子,接回来就是未来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甚至一不小心还成了诺奖得主。这是什么神仙教育啊?!

  可是,以色列人认为很正常啊,没毛病,不当科学家我们干什么呢?

  这是幼儿园小班的一节课,画风有点清奇,竟然是一位胡子爷爷在给孩子们讲宇宙知道。上课前,他问小朋友:“你们是谁?”

  孩子们纷纷回答:“我们是未来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工程师……”

  这些孩子从两岁半就开始学习物理、数学、天文学、化学、英语,系统接受STEAM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教育。

  更重要的是,全部课程都由非常有天赋的老师来教,他们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比如刚才那位教孩子们认识宇宙的胡子爷爷,是位物理学家,有40多年的教学经验,真正的科学家。

  这所幼儿园环境非常自然,设施略显简陋,教具也谈不上高大上,但是却让孩子去学载人航天,去学最前沿的知识。更加颠覆传统的是,这里没有幼教老师,全部由科学家、工程师亲自教学,称得上实力带娃了。

  让科学家来当幼儿园阿姨,这教育太硬核了,所以他们才有从幼儿园起就培养诺奖的底气啊。

  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力气,一是因为犹太民族重教育的传统,另一个原因就是基于未来的考虑。

  如果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出现哪些职业,那么从幼儿园起最关键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学习,热爱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正如美国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不是为了将来的人生做准备,教育就是整个人生。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知识永远不够用,没有人能完全准备好。只有那些最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并把学习当成人生一部分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

  从学校到工厂

  看完幼儿教育,节目组又来到一所中学。

  这里正在上一节英文课,内容是人类大脑。没有课本,所有的教材、练习、作业、评分都在一个叫作魔灯的系统中完成。

  也不见老师讲解词汇、语法,分析课文,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来做讨论。五六个人一组,完成一篇关于大脑的演讲稿,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去讲。所有内容、图片的编辑也都在系统中完成。

  孩子们的分工协作十分自然默契,每个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任务上,课堂秩序活跃而有序,这可是从小经过了十多年的练习才达到的。

  老师上课不喂知识,主要是组织学习活动,对知识进行整合。他们有一套非常好用的教学系统,它把学生每一天、每一节课的学习都管理的很好。知识层面的学习,学生在课外就可以通过系统完成,有问题老师个别指点。

  课内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协作能力。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使得学习从理解掌握知识向应用和创造的水平拓展。

  实际上就是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把基础的低层的知识交给学生去自学,然后更多的是开展活动,进行探究和应用。培养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这就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放学了,当然得去看一看课外班。他们的课外班不做卷子,也不记笔记,而是直接进工厂干活。

  这是一个建在沙漠中的机器人工厂,钢筋铁甲,电焊车床的背后是一群女孩子在工作。

  Y小队的工作间,一个相当成熟的机器人制造团队,教孩子制造机器人。可不是过家家,是做真正的机器人,做真正有益于社区的事情。

  这个小姐姐加入机器人团队两年了,她从规划制造流程开始,一步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然后开始设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