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的反思与建议

发布日期:2020-01-03 22:36 本文摘要:原标题: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的反思与建议 文丨David Wash 美国媒体与家庭协会创办人 本文摘自《如何教养喷火龙》 前几天,一篇名为《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十年的良好亲子关系为何突然毁于一旦?》刷屏,原因是北京市一家机构

  原标题: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的反思与建议

  文丨David Wash

  美国媒体与家庭协会创办人

  本文摘自《如何教养喷火龙》

  前几天,一篇名为《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十年的良好亲子关系为何突然毁于一旦?》刷屏,原因是北京市一家机构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其中“对待父母的态度”一项中:

  56.28%,也就是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投给了最强烈的选项: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说 100个中学生里面,超半数的孩子对家长极度反感,而对父母有好感的人平均不到5个。

  而小学阶段,是孩子塑造个性和培养自信的最佳时机,但也是最容易出差错的时期。

  在日常的亲子关系中,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更多的是先入为主,认为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就是好的或者坏的,然后开始从生活中的种种行为给孩子定性贴标签,认为孩子就是听话的,或者是不听话的,从而造成亲子关系出现矛盾....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擅长儿童心理学的David Wash,是如何通过鼓励,纠正他自己的儿子,以及其他小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要善于看见孩子乖的一面

  在我的儿子布莱恩正在读四年级的时候,妻子察觉到我们有必要调整孩子的教育方式。

  有一天早上我才刚和布莱恩又发生了一次不愉快,我也急着重新评估自己的做法,妻子认为我们需要好好谈谈。

  我们走到附近的咖啡厅,坐下开始进入正题。

  妻子先开口:“孩子的教养问题让我很伤脑筋。”

  布莱恩很聪明,最近越来越懂得如何激怒我们,彷彿一有机会便要测试我们的底线。每天为了叫他帮忙做事,收拾东西、好好说话、控制脾气、对别人有礼貌,不知要爆发多少次亲子间的大小战争。

  常听人说孩子在6到11岁(所谓的小学阶段)比较平和,但布莱恩完全不是如此。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相处得不愉快,妻子说:“现在我们和他相处都是负面的,这让我很担忧。”

  “你说得对,我一天到晚对他生气、不耐烦,他一直在试探我们的每一条规则与底线。”我们谈着谈着,逐渐发现两人都陷入一种模式,就是不断注意布莱恩不好的地方—— 只看到孩子不乖的一面,忽略了他有很多优点

  “想想看我们如果只听到彼此或同事指出自己出错的地方,那会是什么滋味? 如果我们和孩子只有负面互动,孩子也会认同那样的他,亲子关系只会日益恶化。

  从那天早上开始,我们决定一起努力不再只对布莱恩的错误有反应,这样才不会永远只对他设限和处罚。我们去发现布莱恩乖的一面,适时称赞他,找机会表达对他的认可与嘉许,哪怕只是小小的鼓励。

  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他的态度软化了。若他没有好的表现,我们还是不会称赞,更不可能浮滥地大肆称赞,只是会特别注意是否有一些时刻可以说声谢谢、笑一笑或鼓励两句。 鼓励与限制之间本应有适度的平衡

  那天对我们和布莱恩都是一个转折点,所幸妻子有足够的智慧坚持两人坐下来检讨,我对这点至今仍充满感谢。我们与布莱恩的正面互动一点一滴增加,终能一起顺利度过他的青春期。

  照理说,我不该忽略与布莱恩的负面互动模式, 课堂上的经验早就让我体认到“看到孩子好的一面”效果有多大

  我有个学生叫安格斯,大家都说他性格暴躁又好争好斗。但我从一开始就常找机会和他互动,例如下课时间找他和其他同学聊天,跟他开玩笑,聊他的越野慢跑。不知道是因为我比较能注意到他的优点,他在我班上的那两年一直没有任何行为上的问题。

  习惯成自然

  我们会很自然地对自己的孩子形成某些看法,且这些看法会逐渐增强,到后来变成固定的模式,并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心理学的解释叫做“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我们的脑子为了处理不断从五官进入的庞大信息,必须将相似的资料放入同样的路径储存。这种档案的分类工作是在生理层次进行的。

  我们在孩子出生后便立刻设定好他的档案,甚至在出生前就开始了,根据怀孕的情形而定,档案设好之后,便会发展出两大心理机制:认知一致(cognitive consistency)及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两者互为补充。

  认知一致是指我们会自然而然认定接受到的信息,与储存在我们脑中的信息完全相符,认知失调则是指我们会过滤掉不符的信息。

  归因理论说明我们的头脑会透过三种方法维持档案的一致性。

  

 

  首先,我们只注意符合期待的证据,与期待不符的便加以忽略。

  第二,碰到模棱两可的信息,常会朝符合自身想法的方向解读。

  第三,我们会预期别人表现出特定行为,此一预期本身就会使对方表现该行为的机率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比马龙效应”或”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家罗伯·罗森瑟尔(Robert Rosenthal)的经典实验,对比马龙效应提出有力的证据实验方法是安排一群小学生接受标准化智力测验,但在测验之前告诉学生的老师,这是一种新的测验,可测出学生未来一年可能的进步程度。

  罗森瑟尔随机指定受测学生的分数,并将分数告诉老师。老师对分数较高的学生抱持较高的期望,但实际上那些分数与学生的真实表现根本无关,一年结束后, 老师抱持高度期许的学生果然大有进步,被预期会落后的学生则无此现象。

  家庭里的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也可以解释家人的互动,当然更可以说明布莱恩和我的关系。我脑中的“布莱恩档案”里充满这样的信息:“布莱恩是个大麻烦,永远在测试我的底线。”

  这个档案建好之后,我开始注意符合此一印象的状况,却常忽略不符合的讯息,我不仅将负面的讯息归档,甚至碰到不明确的状况也会朝“布莱恩是个大麻烦”的方向解读。

  举例来说,如果我朝门外喊,叫布莱恩把垃圾拿出去而他没有回应,我会立刻恼怒起来,认定他故意不答,即使可能有其他解释,也许他根本没有听到我在喊。

  如果我和妻子一直预期布莱恩不乖,这个预期就会成真。其后多年,我在工作上为数以千计的父母提供意见,总是力劝他们不要犯了“弄假成真”的错误。

  如何抓住孩子表现好的时候

  我们与孩子互动容易落入负面的习性,请用以下问卷检视你能否抓住孩子表现好的时候。

  

 

  1、除了说“不要干嘛、干嘛....”,我知道还有很多方式能够给孩子设限。

  2、我设限时尽量用肯定句,例如说:“请你把电视声音关小一点,谢谢”,而不要说:“电视不要开那么大声。

  3、孩子帮忙时,我一定会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