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从风靡学校的马戏团项目说起

发布日期:2019-09-21 09:22 本文摘要:原标题: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从风靡学校的马戏团项目说起 文 Lara 两个孩子的妈妈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 德国很多小学都会引入马戏团项目,旨在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今年暑假就带孩

  原标题:德国人是怎样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从风靡学校的马戏团项目说起

  文 Lara

  两个孩子的妈妈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学院君说:德国很多小学都会引入马戏团项目,旨在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今年暑假就带孩子去德国参加了马戏团夏令营,希望她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启发。

  

 

  暑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孩子上学后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仔细盘点一下这两个月带着孩子们做过的事情以及去过的地方。

  今年我们没有到处旅行,只有一个定点过过德国的 “小日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家裡的花园放空玩耍,其中两周分别参加了4天的足球营跟5天的马戏团营。

  在后者“学杂耍“的一周中,孩子们除了体操动作外、玩跑酷、光脚踩碎玻璃、徒手灭火......只差没有吞剑了!然而看似如此危险艰难的活动,却让孩子一整个暑假天天反复练习,甚至还自己延伸设计了一场“狗狗马戏团”

  从门票、座位安排、节目设计、表演、场序都是两兄妹自主安排,因为练习的时间都有两只狗狗在一旁陪伴,所以称为“狗狗马戏团”。

  也就是说一个原本只是打发时间的夏令营变成了主题式的学习方案。蝴蝶效应产生的效果之大,远远超出我这个当妈的想象!

  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深入练习

  一期夏令营有五天,最后一天的下午有面向家长的结业式表演。每天早上孩子们可以在8~9点之间到教室。这一段弹性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孩子们可以选择在软垫上练体操或是练习杂耍球的技巧。

  这个班上有一半都是已经来过好几次的或是平常就有在上体操课的孩子,他们做的暖身翻滚可称得上是专业!

  前三天的早上时段是学习时间,有不同的活动让小朋友们每一项个别尝试,项目包含:体操、跑酷、木棍、跳圈等等。体验过后可以选2-3样他们想要深入练习的作为最后一天结业表演的项目。

  下午因为注意力已经不再那么集中,老师就会带孩子们去游戏或是到户外玩水!我很好奇的问老师,难道每个小孩都一定会选择他们想做的吗?就没有小孩不愿意配合?从事马戏团教学已经20年的Janet老师跟我说:

  “当然也会有!而且我们非常鼓励他们说不!因为要拒绝老师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在任何地方如果他们没有能力说出自己的感受,很可能被欺负了却不敢说。

  有一次一个孩子来到这里的夏令营,他没有任何的朋友,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一直躲在角落,无论我们做什么活动都不想说话也不想参与。

  刚好那周我带着我的小狗来上班,于是我问那位小朋友是否愿意在这周当狗狗的照顾者,她终于露出笑容。也因为她陪伴在狗狗身边,其他的小朋友也开始有跟她交谈的话题,当天下午她就主动加入我们的行列。 ”

  反思,我们的社会似乎不太给孩子们表达的权利,当他们想要或是不想要什么的时候,大人总是会说:“我是为你好!听我的就对了!” 亚洲的社会很习惯用上对下的权威去强迫,而非温和的引导,因为前者比较快能达到目的,而后者则需要绝对的尊重。

  年纪越小的孩子越要去认识危险的项目

  孩子喜不喜欢一个地方或是一堂课,从他们的反应可以很直接地表现出来。从第一天放学后儿子就不断地分享他们白天做了什么。隔天早上也自动自发地起床不会赖床,因为他很想去上课!

  自发性的内在驱动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对要学的东西或是要做的事情一点劲都提不起来,那样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造成亲子失和

  第二天接放学时儿子跟我说:他每天都在练习如何在碎玻璃上走路时,我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天啊,我以为马戏团大概就是用一根棒子转转盘子、翻翻前滚翻之类的,怎么还舞枪弄刀的?这不是很危险吗?而且应该很痛吧!

  我们参加的营队年纪是6~12岁,但是根据老师的说法,除了冬夏令营外,其实他们一整年来最多的时间是到在各个学校裡担任为期一周的活动老师。也就是将夏令营的模式整个搬到校园,包含幼儿园跟小学。

  学龄前的小朋友也能做这么危险的动作吗?“是的,我们特别会鼓励年纪越小的小孩去认识越危险的项目,例如站在碎玻璃上或是用手灭火。”

  听了老师说的话,我想很多家长的下巴都应该跟我一样差点没掉下来吧!不过这是有特别用意的。

  马戏团训练里用的碎玻璃就是欧洲家庭中随手可得红酒或是香槟瓶子,老师会跟孩子们解释,当很多碎玻璃放在一起时,其实是相对性安全的。

  因为每个个别的点都作为受力的支撑点,所以这样的共同压力不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伤害;躺在有很多尖刺的钉床上不会受伤也是同样的原理。

  而“玩火”的项目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更是因为火是需要被认识的!在这边孩子们会学到,原来火焰温度最高的地方是黄色的外焰,而蓝色的焰心温度最低,所以是技巧灭火的关键。

  经过老师的解释,我这才领悟,孩子们来马戏团学的不止杂耍或体操而已,很多的物理概念也在无形中得到,真是知识就是力量啊!

  最后一天就是结业式了,每位家长都很期待看到自家孩子的表演!面对表演场地的右手边墙上有一张手写的节目表。孩子们根据年龄有不同颜色的制服。我们家哥哥是第一年参加, 也是里面年纪最小之一。

  一开始由经验较丰富的大孩子们做体操的呈现,每个人都平衡感都极好,让我想到我身边很多小孩都被去送上感统(Sensory integration)的课程,其实如果从小就能多接触运动,也许到了求学阶段也就不需要再补救。接下来有跑酷、武士木棍等等。

  最让我惊讶的不是孩子们的技巧有多高,而是这一群彼此只认识了5天的孩子们居然可以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所有的节目,每段之间的道具都需要更换、表演人员也可能有重复或是替换,但是整场1个小时老师没有主动指挥,全部都是孩子间自行协调提醒。

  在没有老师的指挥下

  孩子能有条不紊地表演节目

  节目的预演只有在第四天,其他前三天都是个别练习。也就是说这群孩子们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9个节目给记熟了。

  由于这个顺畅度实在太让我惊讶,大部分在国内见到的场景都是老师在台下很用力的比手画脚着,孩子们直愣愣地看着老师跟同伴露出一脸狐疑的表情.... 于是我忍不住问Janet 老师,教学的诀窍在哪?老师笑了笑回答我两个关键:

  1、个人能力: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动作与位置

  老师会将团体的活动每一个动作取名并且分解,所以每个人会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当然每个团体总是会有一两个神经比较大条的人,这个时候其他的同伴就会主动帮忙提示。既然项目是自己选的,相对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地投入与认真,自然在表演的时候也会自我要求。

  2、团队合作:老师融合在表演的背景中

  虽然身为观众的我一直觉得老师没有在指挥,但是老师还是有发挥提示的角色。他们将自己完美的融合到整体的活动中,跟孩子们站在一起,在台上每个人都是表演中的一份子,而不是站在前面指手画脚,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老师跟他们在一起,这是一个团队共同合作。这两点看似了无新意,但是能让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发光发亮的和谐度是非常困难的。

  马戏团项目在德国一直是众多小学固定的年度活动(平均最少4年一次),为什么德国学校的校长会一直重复邀请马戏团老师到学校?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这个活动中看到了孩子的自信心!